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卢吴善:亲历抗美援朝战争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9

□杨永敏

收发电报速度快

志愿军炮击敌人

运城市盐湖区中凹村卢吴善,曾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回来后,回乡务农。

1948年初,16岁的卢吴善和同村的几个壮劳力被胡宗南的军队强征到解县修筑城墙,后又被强行抓了壮丁。同年4月24日,卢吴善加入我解放军,第二天便随大部队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太原解放后,卢吴善随大部队奉命北上,昼夜奔袭,步行三百余公里参加解放大同的战斗。等赶到时,大同已经和平解放。随后,卢吴善所在部队换防到河北省,他们一边练兵一边搞农业生产。那时的卢吴善是他们团通信连的一名无线电发报员,一分钟能收发150个密码,这种速度在当时的部队里,属于很优秀的无线电发报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亟待恢复与发展。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党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接到命令的卢吴善随同612团的战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奉命赴朝作战。卢吴善说,入朝作战前,我们团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每个人都写了参战申请书。为了保家卫国,保卫和平,我们已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

卢吴善回忆说,志愿军从进入朝鲜的那一刻起,所经之处,看到的都是被美国飞机大炮炸毁的房屋、道路、桥梁,就连山上的树木,也被美军飞机投掷的汽油燃烧弹烧得满目疮痍,美军的侵略行径激起了我们所有入朝指战员的强烈愤慨。为躲避敌军飞机轰炸,战士们白天休息,晚上一边躲避敌军四处乱射的炮弹,一边急行军。战士们饿了就吃自带的炒面、烙饼等干粮,渴了就喝山沟里的泉水。即便是这样,志愿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军,我和我所在的612团全体指战员们终于跨越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按照上级指令顺利到达了指定阵地。

上甘岭作战勇敢

志愿军坚守阵地

三八线分东线、中线、西线三个作战位置,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中线。卢吴善他们团则是守在东线担任预备队。接到换防命令后,卢吴善他们团连夜到达指定战斗位置。一进入阵地,战士们就开始挖战壕、修工事、打山洞、构建指挥所,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众所周知,在世界战争史上,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近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米多,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5米多。战斗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展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1952年12月,卢吴善因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顽强,作战勇敢,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志愿军伏击敌坦克部队

1953年5月,金城战役打响。当时,卢吴善被分配到前线营指挥所担任报话员。战斗打响后,我军的前线炮兵团对金城川一带的敌军阵地进行了持续炮击。105重迫击炮、122榴弹炮以密集的炮火组成炮幕,掩护我志愿军步兵军团和朝鲜人民军往前推进,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猛烈攻击;同时高射炮营瞄准天上盘旋的敌机,将来犯之敌一一打下。万炮轰鸣,硝烟弥漫,不分昼夜,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紧接着上,炮打哑了,紧急修复后继续射击。战斗中,卢吴善背着报话机,机智灵活地穿行在前方密集的战火之间,准确地向前线传达着上级首长的作战指令,为确保战斗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战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