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党的阳光照书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02

杜德建

我于1981年创办了“家庭图书馆”。40年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图书馆茁壮成长,书墨飘香,为乡亲们的学习、生活和创业作出了贡献。

图书馆创办初期,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年迈多病,弟弟正在上学,祖辈留下的房屋勉强够家人居住。没有房屋,我就将结婚准备用的“新”房做书屋。没有书架,我就垒砖搭板,并将家里仅有的一张方桌、四条长凳搬来充当。没有资金,我就到同学、亲戚家去凑,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去挣,夏天顶着烈日卖冰棍,冬季冒着严寒做礼花。就这样,1981年元月1日,寄托着我和无数人希望与梦想的家庭图书馆,终于在艰难困苦中诞生了。

从那时起,我坚持每年自费2000元至3000元订阅上百种书籍报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从未间断。现图书馆存书4万册,报纸968种,总价值达35万元。中央新闻媒体称我的图书馆为“中国第一家家庭图书馆”。

为了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我创办了一份科技兴农小报,半月出版一期,免费送给群众;成立“农民夜校”,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组织群众参加全国各大报刊举办的科技知识竞赛;回复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科技咨询信件。

为了丰富馆藏图书,20世纪80年代,我20多次上北京、下西安、跑郑州购书。每次出门都是冬住候车室,夏宿街道旁;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啃一口干粮。

为了办好图书馆,我勤俭节约,艰苦生活。5个春节穿一套衣服,13年夏季穿一件背心。没有给妻子买过新衣,没有给孩子买过玩具,没有给家里买过一件值钱的东西,更没盖过一间像样的房子,全家人住在漏雨透风的屋子里,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使图书馆在困境中不断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报刊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孩子上学费用的大幅增长,图书馆入不敷出。面对低工资和农业的有限收入,我对图书馆的投资一筹莫展,对图书馆的未来感到迷茫。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是亲爱的党伸出了温暖的手,点燃了图书馆的希望。国家、省、市宣传教育文化部门及团委、科协、妇联组织,从精神到物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永济市教育局、文化局、科协、妇联、武装部等部门捐赠了书柜和书籍,使图书馆重焕生机。

1997年7月1日,是我终生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少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1998年,我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胡锦涛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我,并称我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1999年,我被运城市教育局破格转为公办教师,工资由每月的157元猛增到1890元。在这里,我要从心底道一声:感谢亲爱的党,是党给了我们全家人办好家庭图书馆的曙光和希望。

代课、培训、办报、回信,妻子刘聪玲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一次病了独自去运城住院看病,一天因喝药反应昏倒,撞在床上头破血流。在医生的再三催促下,我赶到医院。一进病房,医生便当头给我一棒:“我还以为这位妇女是寡妇,原来她还有男人?”听着这如针刺耳的话,看着眼前病上加伤的妻子,我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留下了一个男子汉的泪水。由于劳累过度,她患上了关节炎,腰腿剧烈疼痛,连抱自己的亲孙女也支撑不了一分钟。

儿子杜晓波大学毕业后,毅然参加教育工作,每逢节假日、星期天便按时赶回,替母亲干活,帮图书馆做事。

40年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不仅我和家人的思想得到升华,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蔚然成风。

40年来,党给了我和家庭许多崇高荣誉。我本人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科技传播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万村书库工程先进个人”,山西省“十大公德人物”“十大学雷锋标兵”“十大藏书家”“十大最美读书人”“十大教师作者”“知识工程先进个人”,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最佳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科普工作者”“达小康工程导引人物”“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称号。2019年10月1日,受中央宣传部的邀请,我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山西三人,运城仅我一人。2020年6月,我被授予“运城撤地设市2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称号,是教师队伍中的唯一代表。我的妻子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儿子和儿媳被评为“优秀教师”。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党的阳光洒满了我的家庭,党的光辉闪耀在图书馆里。学习党史增信心,办好书屋为乡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措施,把图书馆建设得更好,使父老乡亲在图书馆得到更多的实惠,获取更多的幸福!

(作者单位:永济市卿头中心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