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盐湖区车盘村探索农村“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新模式——
幸福晚年,不过“三心”而已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5-28

记者 裴旭薇 郑 菲

送餐到家、按时洗衣、一键呼叫就医,年轻人安心在外工作,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如今,这样的农村“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在盐湖区解州镇车盘村成为现实。老年人解决了吃饭、洗衣、看病的大难题,少了着急忙慌,多了自在从容;少了矛盾纠纷,多了文明和谐,晚年生活也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5月25日,本报记者走进车盘村,感受这里淳朴的民风,探寻该村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秘诀”。

送餐到家,定期洗衣

“省 心”

5月25日中午11时40分,车盘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厨师兼送餐人员薛高莉麻利地将十几个装满饭菜的餐盒放在三轮车上,便立即骑车出发了。她要为村里行动不便、不能到日间照料中心吃饭的老年人送饭,每天三顿,按时按点,一年多来从未间断。

“叔,吃饭啦!这几天吃得还可口吧?今天咱们吃面条!”在88岁的李狗饶家门口,薛高莉拿出贴着老两口名字的餐盒,边走边笑呵呵地与在门口迎接她的李狗饶打招呼。进入屋子后,她熟练地打开餐盒,将面条、汤摆放在餐桌上,并顺手把早饭的空餐盒带走,简单交待一些事项后,就立即出发去下一家。需要送饭的老年人分散在车盘村的各个巷道,薛高莉一趟跑下来要40分钟,晚上,她还要再跑一次去收晚饭的餐盒,确保当天洗涮干净。

“饭菜按时按点就送过来了,每周不重样,比在自己家吃得还要好,我们老两口不用洗碗、做饭、洗衣服,不仅自己省心,孩子们也不用操心我们了。”李狗饶的老伴南云枝对村里的送餐服务赞不绝口。“每星期二就过来拿我们的脏衣服,洗好了叠得整整齐齐送过来,非常贴心!”南云枝说着还拉着记者看工作人员给他们洗的床单、衣服。

车盘村共有村民1600余人,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107人。由于耕地盐碱化严重,农业基础薄弱,很多年轻人长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老年人。2020年年初,为了解决村里留守老人,特别是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该村“两委”决定在运行十多年的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探索留守老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60元钱,就可以享受每天送餐到家,每周洗一次衣服、每半个月洗一次床单、一键呼叫就医等多项服务。运行一年多来,这种模式逐渐成熟,并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

一键呼叫,医生上门

“安 心”

“紧急呼叫”“紧急呼叫”……

去年12月的一个傍晚,车盘村85岁的吕秀珍在家突然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她迅速按下手边红色的“一键呼叫器”。10秒钟后,车盘卫生院值班人员接通,通过安装在吕秀珍家中的摄像头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并派出值班大夫第一时间赶赴吕秀珍家中,同时通知了吕秀珍的儿子。6分钟后,医生和家属前后脚到达现场,经过听诊、判断、吸氧、服药等一系列紧急处理,吕秀珍的病情逐渐稳定,前前后后有30分钟,医护人员才放心地离开。

车盘卫生院院长冯玉龙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车盘村“两委”与车盘卫生院联合,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实施“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为7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安装一键呼叫装置和摄像头,一头连着老人家中,一头连着卫生院,确保老年人身体突发状况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救治。

目前,该村共有16户22位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实施一年多来,车盘卫生院共收到有效呼叫15次。可以说,“一键呼叫就医”给了独居老人一份健康平安的保障,让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多一份安心。

同时,车盘村将村卫生室建在日间照料中心隔壁,老年人可以在吃饭前顺便来这里做一些免费的基础检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是‘刚需’,但大多数老年人没有经济来源,住不起养老院,居家养老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冯玉龙表示,下一步,卫生院会选择条件成熟的村扩大试点,发挥村卫生室第一道关口的作用,探索让老年人随身携带呼叫器、加入中医调理等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爱心汇聚,德孝化人

“暖 心”

车盘村属于欠发达村。去年,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农业基础又薄弱。

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着实不容易。最大的困难便是资金压力:送饭要餐盒、洗衣服雇人要出工资、一键呼叫器有前期设备投资、健康小屋要购买仪器……老年人每个月的360元钱也只是刚够人员工资开销。

一开始,这一模式并不被看好。面对一些村民的怀疑和观望,村委会主任周建国态度非常坚定:“只要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对老年人有好处,咱就要克服困难坚持办。”

在周建国的号召下,“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工作的推动过程成了车盘村爱心汇聚的一次大展示——

重阳节,周建国自掏腰包为老年人购买礼品;日间照料中心资金困难时,他想尽办法,甚至自己出钱;留守老人养老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他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他说:“老年人的事情就是村里的大事情,不能耽搁。”

薛高莉曾获得盐湖区“孝顺媳妇”称号。她照顾卧床的婆婆3年,并连续7年在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做饭,又在去年主动承担起送饭和洗衣服的重任,就算拖欠工资也毫无怨言。

会计卢艳萍从2016年开始义务负责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采购、记账等大小事宜,停水停电了她帮助协调,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她每一笔都记在账上,确保有限的资金合理地匀到每一天。

在外务工的村民逢年过节给“老年灶”送去米、面、油等物资;村里的年轻人不定期买上几斤肉送到“老年灶”;从事室内装潢生意的李军峰免费为日间照料和医养结合中心装修……

在大家的共同付出下,车盘村“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得以维持和运转。爱心在这里汇聚,德孝在这里传承,日间照料中心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独居老人有了盼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心里也更暖了。

“车盘村的养老模式能坚持下去,取决于多方面原因,有运营比较稳定的日间照料中心,有卫生院的助力,有村民、爱心人士的爱心捐助等。但未来要长久运行还需要各方面政策和资金扶持,这样才能形成长效机制,真正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周建国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