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0岁~3岁 婴儿心理需求及照料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5-26

□记者 冯杨婕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难免会遇到手足无措的情况。那么,原生家庭该如何正面培养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权典,分阶段为您揭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方法。

专家有话说

郑权典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有16年,从2009年开始进行各类父母团体的培训。2018年,他开设父母大学课堂,至今培训了上千名学员。在他的培养教育下,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后毕业于一所211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郑权典认为,当下社会为何要谈正面培养?是因为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走了弯路,持有抢跑理念,对孩子拔苗助长,让孩子从小过度接受开发潜能、开发智力的教育,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而要正面培养孩子,首先要树立人本理念,尊重孩子的本能,顺其自然。

0岁~3岁婴幼儿时期,是感觉、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时期。而母亲是孩子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母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与自己形成依恋感,从而获得信任感和自主感。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是从小充满母爱的孩子,终生充满幸福!所以父母要对孩子多加照料!”郑权典说。

建议

0岁~3岁

0岁~3岁婴幼儿时期,父母需要带孩子进行母婴游戏和让孩子自主游戏,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要适时放手、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玩儿,帮助孩子强化自主、自信、独立、好奇、探索的心理,甚至让孩子从中得到挫折、教训、经验等。如果过度的保护替代和制止,会使孩子压抑欲望、不自信、依赖、看大人脸色等,更不会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吃奶、抓握、行走等训练,用表情、语言表达和动作与孩子多交流。

3岁前照料孩子的主要禁忌

怕惯坏孩子,在有条件照顾孩子的情况下,却放任其哭闹;

训练太严。比如父母抱着孩子定时排泄,这样孩子容易形成完美型人格,患有强迫症;

长时间轮流抚养,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把孩子当成宣泄自己情绪的工具。

0岁~1岁

0岁~1岁婴儿几乎无记忆、思维、想象等,只有感觉和躯体记忆,但此时却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婴儿为什么啼哭?因为这是他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父母及时照料,满足婴儿的需求,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外界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外界的温暖,形成对自己呼唤能力的信心和对母亲的依恋,从而产生安全感。在照料过程中,要避免突然的声音、强光、位移,防止外在环境让婴儿产生不安全感。

1岁~2岁

对于1岁~2岁婴儿,除了及时照料和满足其需求外,还要帮助孩子继续形成信任、自信。同时也要放手,让孩子搞小破坏、释放天性、探索好奇。而这一阶段,孩子出现打小朋友现象,其实并不是欺负他人,而是他主动交流的标志。此时,大人不能大声呵斥制止,否则,会为将来人际关系交往埋下隐患。应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实现对人际交流的渴望。

2岁~3岁

2岁~3岁的孩子内外向性格逐渐明显,这一时期以能听懂道理为标志,父母在尽量照料和满足孩子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制订规则,监督落实。比如,孩子想吃别人的零食时,要引导他去用自己的物品交换。同时,要适当延迟满足,顺其自然地让孩子经历小挫折。若继续无条件满足,则形成溺爱。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