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全市文艺采风团第三站走进夏县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4-24

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捷)4月22日,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宣讲暨“我和我的家乡”文艺采风活动第三站来到夏县。采风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夏县堆云洞、白沙河和西村,接受红色教育,见证新农村发展。

当天,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运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夏县堆云洞。堆云洞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大小12座院落层叠构筑,错落有致。1922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有生力量。1928年,中共河东特委在此成立,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里堪称“晋南革命的摇篮”。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大家详细了解了河东早期革命斗争、中共河东特委成立的过程、夏县党组织早期革命斗争,以及嘉康杰烈士的生平。随后,采风团中的全体党员在平民中学院内庄严列队,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深深为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为他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精神所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洗礼,更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

之后,采风团一行来到白沙河水库,了解了夏县白沙河城区段生态蓄水与环境修复工程情况。碧水蓝天的优美风景和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水面上盘旋飞舞的鸟儿,都给采风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大家看到夏县生态建设的显著成绩。

最后,大家来到位于庙前镇的生态村西村,参观了西村生活记忆馆及该村打造的旅游景区朝阳沟。20世纪80年代,西村还是个生活条件极差的小山村。近年来,在党建引领生态的发展下,该村立足山区实际,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中药材、花椒产业基地,发展朝阳沟生态旅游项目,挖掘夏陶文化起源,逐步形成集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夏陶体验、“五德”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村、美丽智慧乡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山西最美旅游村”等。采风过程中,整洁舒适、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风貌,令采风团成员赞不绝口。

市文联副主席、党支部副书记李国勇说:“这次组织大家来到夏县堆云洞,就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运城党组织的发展历程,来这里寻根,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来到西村,是为了感受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从而激发文艺工作者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丰富文艺创作,让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厚重感。”

据悉,本次活动自4月15日启动,共有4站,目前已完成对永济、盐湖区、夏县的采风,第四站为闻喜。市直各文艺家协(学)会主创人员、新文艺组织(群体)代表等40余位文艺骨干参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