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4-23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打开一本书,就仿佛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远离喧嚣和烦恼,安顿自己的内心,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力量。
还记得手捧书本沉浸其中的感觉吗?还记得从书本中获得的那份感动和体悟吗?还记得那本对你影响最深的书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好书书单,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晚熟的人》 莫言 著
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
本书中,莫言根植乡土,用12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这一次,莫言将笔触延伸得很长、很远,但距离你我又是如此紧密、亲近。
★《文城》 余华 著
这部长篇小说是余华新作,2021年3月出版,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本书讲的依然是个体与残酷命运的对峙,刻画的依然是让人热泪盈眶又肃然起敬的小人物。
“文城在哪里?”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总有一些价值,高于“活着”。
★《人生海海》 麦家 著
本书是麦家时隔8年后的首部长篇之作,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人生海海”取自闽南方言,意为“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麦家对这个词的解读又深了一层:“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那些生命中的飞羽》 鸟窝里的猫妖 著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本书就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作品,是动物保护的践行者及科普达人、果壳科学人专栏作者鸟窝里的猫妖新作。作者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在不同成长时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鸟类互动经历,介绍了自己如何一步步地成长。书中既有温情脉脉的点滴,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瞬间,更重要的是,她将鸟类救助的知识贯穿其中。
★《刀锋》 (英)毛姆 著
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存有困惑,不妨掏出毛姆的这本著作为自己解忧。主人公拉里是一个对人生意义追寻到极致的人,可在亲眼看见好友为救自己而死后,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不虚度好友用命给自己换来的人生,于是他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踏上了寻找人生意义的旅程。
人生的意义有千万种,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最重要的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和痛苦,你一定要找到真正能让自己心甘情愿度过一生的方式。
★《戏说》 王安忆 著
本书是王安忆自1988年至今的观影、看剧史,以及她的艺术馆游历史。看剧观展,到最后都是戏剧化的内心体验,这也是书名里“戏说”的真趣所在,面对穿越千年的艺术作品涌向眼前,似乎不需要那么多专业知识,只是接受和感受,就是最佳的临场体验。
★《季羡林人生清话系列》 季羡林 著
本套丛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从小学6岁到二战时德国留学10年的艰辛求学过程,包含《不默而生:季羡林给青年的话》《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远去的精神担当:季羡林亲历大师本色》4册。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著
在繁忙的日程中,我们有时候需要短暂的抽离。本书收录的百余首诗均为短诗短句,意境深远,适合找一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
★《自在独行》 贾平凹 著
贾平凹的独行世界,研磨孤独,收获自在,致每个孤独的行路人。你独自行走,不顾一切,只为不虚此行。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作者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懂得孤独的真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
★《俗世奇人》 冯骥才 著
本书由19个短篇故事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为精短,故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
★《岛上书店》 (美)加布瑞埃拉·泽文 著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A.J.费克里,人近中年,经营着这家书店。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他,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
樊锦诗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被称为“敦煌的女儿”。本书是她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人生的著作,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详细披露了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雅舍谈吃》 梁实秋 著
本书是作者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著
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吟风、弄月……将中国人旷怀达观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生活情调诉诸笔下。
★《西西弗神话》 (法)阿尔贝·加缪 著
本书一出版就被誉为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随笔,作者是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加缪。“西西弗神话”其实是一个隐喻,既然已经知道结果,那就干脆不再执着于结果,全身心享受过程中的每时每刻。
人从来不是为某种遥不可及的意义活着的,活在当下,专注当下,享受当下,这就是每一个人最好的人生意义。
★《人间草木》 汪曾祺 著
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文人散文,文章没有空泛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独特的情调。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这是一篇自传体文学的作品,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妻二人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的浪游闻见。该书文辞朴素,感情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
★《夜航船》 张岱 著
本书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讲述了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等20大类125个小类的学科知识。其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4000余个文化常识段子。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杨红樱 著
本书用漫画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以马小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小学生形象,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故事,生动地演绎出了当代中国儿童的快乐与烦恼。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美)塔拉·韦斯特弗 著
本书讲的是一个从美国大山里出来的孩子的励志故事,是比尔·盖茨年度荐书第一名。原生家庭伤害,需要一生来治愈,值得所有女孩一读。作者亲定中文版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她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猫冬记》 薛涛 著
《猫冬记》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如何和谐共生的儿童文学力作,主要讲述小男孩果子和师傅老歪因暴雪被困于深山,和山里的动物在粮食短缺、气候恶劣等危境下相遇、相助、彼此温暖启迪,共同探讨生命意义的故事。一只不请自来的老猫,两只由老猫邀请而来的狐狸,与果子、老歪在这个孤寂的雪地中共生相伴,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对话与和解。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