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店上驻村“娘子军”(上)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3-09

■刘纪昌

这是一支扎根在大山深处、披荆斩棘、栽花种草、规划蓝图、脱贫攻坚的队伍。这支队伍很特殊,因为它是由清一色人到中年且上有老下有小的女性组成,在运城市579个帮扶工作队中,绝无仅有。她们是市政协驻闻喜县石门乡店上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温丽萍、队员李亚林,第一书记杨海峰。

初识“娘子军”

2021年1月26日,温丽萍专门安排了一辆车,接上我和帮扶工作队的全体人员一起前往闻喜县石门乡店上村,到那里参观采访。

路上,我问:“由清一色女同志组成的帮扶工作队,在全国除了你们还有没有其他队伍?”她们说:“全国可能有三四个,山西就我们。”

我说你们单位领导是怎么考虑的,这么放心让你们几个女将到这么远的山上来扶贫?

温丽萍笑道,是我自己要求的。虽然单位男同志比较多,但有的年龄大,身体不好;有的年龄小,家里孩子上学,需要接送,来这里不方便。后来,我对领导说,只要领导对我放心,我就下去。然后我就找到在闻喜工作多年的李亚林和干过大学生村官的杨海峰,问她们愿不愿意下乡,没想到她们毫不犹豫,满口答应。

说到这里,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问,从运城到你们驻地有多远?她们说有90公里。

还有其他路吗?有,另外还有一条路,近10公里,但都是乡村道路,曲里拐弯,很难找到。

杨海峰说她刚到这里扶贫时,还不会开车,每次都要蹭别人车,坐多了也不好意思,后来就自己学开车,慢慢就练出来了。

我问,你们后悔过吗?

咋不后悔?几个人又笑了,互相补充说,第一次来时,我们几个人背上行囊,满脸笑容,信心满怀,就好像去农家乐聚餐一样高兴。到了山路上,越走越难走,越走越心慌,当时就害怕了,恨不得马上掉头回家。及至到村,只见到处是破房子、烂窑洞,土路上尘土飞扬,住的地方是村委会的土坯房,没有水、厨房、洗手间,我们都哭了。这怎么待下去啊?但谁也不敢开口,因为都在领导跟前表过态。就这样,我们住下了,晚上不能洗澡,不能上厕所,就偷偷地哭。心想躺在家里大床上,开着空调,美美地洗热水澡多好,为啥到这里受这苦?

那一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宿舍顶因为潮湿脱落,满床都是墙皮渣。臭虫、老鼠、壁虎到处都是。有一次,李亚林起床后,发现被窝里有一只被压死的老鼠,大家都害怕,吓得乱喊乱叫……后来竟也习惯了。

你们2017年来的,下乡两年不是可以申请换人吗,为什么没有回去?我问。

温丽萍说,那时看到文件想回去。可真正要走的时候却舍不得。我们自己问自己,在这待了几年,给村里到底留下了什么,我们帮扶过的百姓会不会长久获益?如果我们走了,村里又穷了,贫困户又返贫了,我们在这里待了几年有啥意义?越想越觉得不能走、不敢走,觉得谁来了都代替不了我。当时我们给自己提了这样几句口号并互相鼓劲:“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于是,我们一致决定留下来,不走了。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一路聊,我对同车而坐的三个人有了初步的印象和判断:

队长温丽萍风风火火,热情洋溢,心直口快,办事干练,是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女汉子。争取项目跑断腿的是她,动员群众磨破嘴的是她,用最少的钱办最大事的还是她。张辉辉遭遇车祸住院,肇事人逃逸,她找交警队协商,跑医院见专家,动员机关干部捐款,还送上过冬煤炭;产业基地修路,有人因占地纠纷闹事,她倾尽全力调解,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村级发展项目批不下来,她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盯,最终争取到118万元项目资金;村民砍了山谷里的树,她心疼得直掉眼泪,第二天就组织群众挖苗补栽;集体项目烘干房从选址到联系供应商,到实际建设,再到试机烘出第一批产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她极大的心血。遇到过阻力,也遭受过非议,可她坚信,只要让特色山村项目扎扎实实落地,把花卉产业踏踏实实搞好,店上村一定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就像向日葵一样,只要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她昂然挺立的身影。

队员李亚林性格腼腆、为人和善,一路上虽然说话不多,但一说就爱笑,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温丽萍评价说,我们李姐不光对熟悉的人亲和,对不熟悉的村民也是一样。她身上的亲和力是天生的。她的孩子已经上大学,爱人是一位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在家修身养性,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她听说家乡还有这么多贫困户,日子这么难,就坐不住了,毅然撇下家庭跟我下乡扶贫来了。她驻扎到村,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心我们,对村里的贫困户也像亲人一样。贫困户有老人过生日,她就在简陋的村委会厨房做一桌子大餐,把全村的孤寡老人请过来,和贫困户一起热闹。她教会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的曹全林“李时珍晨练操”;给失去右手生活不便的贫困户卫红霞送饭送菜;到了特别穷的人家走访时总要给人家留下一百二百的生活费。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深夜,出门倒个水的工夫,狂风就把宿舍门锁上了,她徒手一点点扒开锁子旁边门柱上的水泥,冻僵的手指鲜血直流也毫无察觉……连日的奔忙让已经五十岁的她疲惫不堪,有一次轰然晕倒。这是身体向她发出了信号——别拼命了,该歇歇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从来不求荣誉、不求回报,总是默默奉献,她就像那迎春花一样,开到哪里,就为哪里播撒春光和温暖。

第一书记杨海峰是三人中最年轻的。她特别能吃苦,刚驻村的时候,孩子才10个月,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到现在快四年了,李亚林每次提到杨海峰第一天下村时的情景,还是掉下泪来。她们一起坐着车,杨海峰大包小包带了七八个,有包袱,有塑料袋,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女儿、旁边坐着没到入园年龄的儿子。到了河底镇,她娘家爸妈开着三轮车在路口等着,她把两个孩子和东西交给父母,就和我们一起上了山。几年来,高强度、高难度的脱贫攻坚工作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资料整理、表格填写、总结报告都出自她手。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汇报材料文采斐然,很有感染力。在无数个鸡鸣而起、午夜入睡的工作日,她怕耽误工作,舍不得睡午觉,久而久之落下失眠的毛病。就是因为她的执着与坚持,店上村无论在脱贫指标、档案资料等业务工作的完成上,还是在帮扶和产业发展的硬性考量上,都走在脱贫攻坚战队的第一方阵。去年10月,她还获得了省级模范第一书记的荣誉称号。但她最觉亏欠的就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就像连翘花一样质朴,扎根基层,奉献芳华。

走进店上村

就在闻垣公路中条山最深处,汽车忽然一拐弯停了下来。店上村到了!

小山村依山而建,几座灰砖白墙的老房子扑面而来、错落有致,近处的山、远处的山前后左右连成一片,蓝天白云下,一层白雪覆盖在屋顶上、树梢上,刚铺成的柏油马路又黑又亮顺着墙根伸向远方,清冽甘甜的空气随着阵阵清风在鼻子跟前打转,时有时无的古琴声不知从何处遥遥传来。眼前的场景顿时让人精神一振、神清气爽,一路颠簸之后的眩晕感瞬间消失,好一幅宁静恬淡的乡村风景画啊!

早就等在村口的会计荆更学把我们带到一座小院的消费扶贫展览馆里。寻迹乡愁、扶贫攻坚、筑巢引凤几大板块展示着帮扶工作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预期,让人们间接感受到店上村几年来走过的路程和未来繁荣的景象。温丽萍介绍说,这就是已经开启的店上村未来乡村旅游项目的一部分,今年,还要在展览馆里展出花卉产品、花卉衍生品、土特产,像薰衣草精油、纯露、花卉手工艺品这些,要做成高档产品贴上商标,作为“运城礼物”展示售卖。我们就是要在脱贫巩固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兴村、文化强村、产业富村”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以诗情花谷为载体,形成包括特色山区村、生态养殖区、湖景观赏区、文化引领区在内的现代化生态观光旅游区,努力把店上村打造成“产业强村、生态富民、宜游宜居、向善向美”的魅力新农村。

走出展览馆,回头望了一下整个小山村,看到每家每户的墙壁是粉刷过的雪白色,经过整修的房屋灰砖勾缝、干净整洁。

走出村外就是山,也就是她们开发的“诗情花谷”。脚下的路被厚厚的白雪覆盖,走在上边咯吱咯吱响,时不时还会滑倒,但大家兴致勃勃,欢笑不绝,一路欣赏着雪景,一路看着项目。放眼望去,只见一块一块的小花圃顺着山谷依次铺开,由低向高连成一片。三个人一会指着一块地说,这一片是北京菊,这一片是芍药园,这一片是薰衣草,这一片是玫瑰园。我的情绪也跟着她们一起飞扬。虽然现在是隆冬时节,到处是枯枝败叶,但通过她们的介绍,我仍能感受到鲜花盛开、蜂蝶翻飞、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在村子不远处的路边,有两个深达20米的大水潭,一处正在建休闲景观,路边时不时还能看见三四处小水塘、几处小泉眼、一座小水库。她们说要在这里建瀑布、架木桥,形成飞流倒挂、小桥流水的小公园。在一处松林茂密的小山包前,她们说准备在这里建一个休闲养生基地,让人们在这个天然氧吧呼吸

新鲜空气。在一条树木林立的小沟深处,她们说要建一座文化书院,让成人和孩子读书学习,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她们还说要围绕一个“养”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养气、养身、养性、养心的康养山谷。说到高兴处,几个人喜笑颜开,眉飞色舞。

温丽萍指着面前的山谷说,今年以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流转2.5公里山谷的60余亩小块坡地,把它打造成花卉基地,一共种植五种花卉,其中芍药15亩、薰衣草10亩、玫瑰10亩、北美冬青5亩、北京菊25亩。特别让人高兴的是,北京菊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获益。之前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北京菊收入有2.6万元,薰衣草收入是1万元。

走在这条山区小路上,林木茂盛、山泉淙淙、百鸟翔集,我一方面被这条山谷的美景吸引,另一方面为她们的作为感叹。

看着活力十足的温丽萍,看着温文尔雅的李亚林,看着貌似坚强其实还是两个小孩母亲的杨海峰,我突然感慨万千,对这几个还不太熟悉的女汉子心生敬意。

从山上回来,来到帮扶工作队驻扎的店上支村委会办公小院。围坐在村口聊天的村民们看到工作队来了,许多人进来打招呼。这座小院刚建成不久,时尚气派。正面的二层小楼是村委会办公楼,有会议室、活动室、综合治理中心、益农信息社,西边的厢房就是她们的工作室兼宿舍、伙房。我进去看了一遍,仅13平方米的房间,两张床就占据了大半个空间,还有文件柜、橱柜塞在墙角,温丽萍和李亚林两个女同志就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另一边是她们的厨房,虽然里边的用具看起来光灿明亮,但同样狭小的空间让人感觉很压抑。温丽萍说,当初她们刚来这里时,环境比这还差,现在的办公楼和两边的平房都是她们新装修和改造的,比原来不知强了多少倍,她们已经很满足了。

杨海峰单人住在主楼一层最西边的那间屋子里,那是她的工作室兼卧室。进去之后,一股凉气扑面而来,没有空调,冬天要靠电暖和电褥子取暖。我一抬头,看到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边打印着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诗的上下各处,写着很多钢笔字。我细细端详,只见最上边几句话是这样的:经历就是财富,是滋养我生命的源泉,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在正下方写的是:如果吃不了苦,还干什么农村工作?就是要有一股子蛮劲、韧劲。我干了,我踏实,我满足。

品味着这些劲道十足、内力充沛的语言,再看看眼前这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突然觉得,母爱是天生的,母爱是伟大的,但如果有了理想,有了信仰,有了精神的支撑,这个母爱就会升华,就超越个人,超越小我,变成了人间大爱,变成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爱。这几个女性之所以能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待下来,扎下根,并开花结果,那就是因为她们心中有爱,而且是人间大爱。

万里奔波只为你

2017年7月的一天,她们进入店上村开展第一次入户调查摸底的时候,接触到这样一户人家。

店上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有七条沟、八道岭、一条河,910口人分布在13个自然村的各个角落里。当她们走到唯一不通水泥路、不通自来水,且只有两户人家的前坡村时,只见村路蜿蜒陡峭,土路上又是泥又是壕,早已精疲力竭的她们,已经无力爬坡。但既然已经到了村口,没有再返回去的道理,于是几个人一咬牙,硬是拼着全身的力气,用了半个多小时一点一点挪了上去。当她们爬上坡顶看到村民的房屋时都震惊了。谁也没想到,这里竟贫困到如此程度——在崎岖的山路尽头,两孔破败的窑洞赫然出现在她们面前。当她们走进那黑乎乎不见阳光的破窑洞时,只见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女孩依偎在衣衫褴褛的奶奶怀中,惊恐的眼神紧张地盯着来人。她们掏出一块蛋糕递到孩子的手里,孩子一口把蛋糕塞进嘴里,来不及咀嚼就咽了下去,随后又接连吃了五块还继续索要。温丽萍和同行的队员李亚林走进窑洞深处,看到的是家徒四壁,仅有的一口大缸里也只有一点点白面,不知是否还能吃上两天。

这户人家的贫穷窘迫让她们彻底震惊了。望着眼前的孩子和老人,望着这黑乎乎了无生机的窑洞,几个人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她们不约而同地从各自口袋掏出钱来,塞到老人手里。

这是一个触动她们灵魂的时刻。

这一刻,她们才知道中国的穷乡僻壤还有这么多真正的贫困户,才体会到为什么党中央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在全国开展扶贫行动,才真正体会到肩上的责任和脱贫攻坚的意义。

经过详细了解,她们得知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名叫初子木(音),1985年出生于四川大凉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彝族人。十多年前经人介绍,初子木远嫁到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她不识字,患有先天性癫痫。丈夫李海军1982年出生,虽然人高马大,却有轻微智力残疾,大字不识,也不知耕种。该户共有6口人,除了初子木夫妻外,50多岁的婆婆也是文盲,因长期劳累,她显得满脸沧桑、老态龙钟,看上去至少有70岁。奶奶80多岁,更是文盲,生活勉强自理。大女儿李红10岁,读小学二年级,是家里唯一会写字的人。儿子李强3岁时,因病无钱医治死亡。小女儿李娜两岁,一次因饥饿误食其母亲治疗癫痫病的半瓶药片,中毒抢救多日,花费3000余元,使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但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么贫困的家庭,却始终享受不到新农合按比例报销的待遇,村委会虽然想为其母女办理低保,但他们家因特殊原因,够不上申报资格;国家为贫困户易地搬迁,给每人拨款数万元建房,他们也失之交臂;初子木想改善贫困现状,想外出打工却也无法出行。最终原因归结为一点,初子木和小女儿李娜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在派出所没有备案,她们都属于黑户人员。

看到这样的情况,帮扶工作队食不知味、夜不安眠。她们当即把情况上报给市政协主席张润喜和秘书长刘东吉,并请求专程到四川去为初子木解决户口问题。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后,温丽萍和刘朝晖副乡长一起于2017年7月12日带上初子木母女,驱车往返3700公里,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为初子木找寻户口。由于初子木不识字,四川口音又重,自己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字始终弄不清。他们通过音译查了多个名字,还是对不上号。最后在当地公安系统多方查找下,才确定其名叫吉觉初子木,户籍多年前已被注销,怎么办?只有重新上户。温丽萍她们找到当地政府和政协请求支持。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配合下,他们翻越三座山岭,才把初子木的老阿妈接下山来,并出资3000元为她们做了亲子鉴定,终于确认了身份,并为其办理了当地正式户口。

但随后在迁移户口和办理身份证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首次办理身份证必须由本人去四川当地办理,帮扶队再次带领吉觉初子木,于9月12日又开启了四川之行。脱贫攻坚,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是扶贫人,干部也好、群众也罢,在路上相见都有一种热泪盈眶的亲近感。这次办理身份证,有当地政府大力协助,没有费多少工夫就顺利办好了。在海拔3000米的乃吾村,初子木再次见到了久别的阿妈,初子木的哥哥依照彝族接待贵宾的习俗,杀仔猪、蒸大米,以最高礼仪招待远方的客人。当她们下山返程时,当地政府官员、扶贫干部和几十位乡亲站在山坡上,久久挥手送别,依依不舍。

虽然初子木和小女儿李娜已经被识别为贫困人口,但是李海军的户口本上,仍然没有她娘俩的名字。原因是李海军和初子木没有合法的婚姻手续。2018年10月,在包村领导和村“两委”的积极帮助下,李海军夫妻才正式补办了结婚证,从此,初子木正式成为店上村的媳妇和村民。小女儿李娜因为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仍然是黑户,要上户需要做亲子鉴定,还得花费3000元,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实在无力承担。12月,第一书记杨海峰找到当地公安机关,和派出所所长一起跑手续,最终为其母女争取了免费做亲子鉴定的机会,领取了出生证明,顺利上了户。

有了户口和身份证,初子木母女就能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就能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挪出穷窝,住上142平方米的崭新自建房。当地政府为初子木配备了床、被褥和取暖设施,队长温丽萍申请把单位仓库的沙发家具拉来给初子木,队员李亚林自掏腰包为其购置了桌子、板凳、墩布等生活用品。第一书记杨海峰给孩子送去了换洗衣物,包村干部张永娜给孩子送去零食、酸奶和水果。当初子木拿着盼望已久的身份证喜极而泣的时候,当初子木的老阿妈抱着十年没见的女儿号啕大哭的时候,当李海军在易地搬迁的档案上按下红手印的时候,当小李娜站在自家院子里,欢快地准备接受出生以来第一次洗澡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抑制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

曾经风雨飘摇、不堪一击的初子木一家,如今全家享受国家低保兜底政策,领取年补贴近万元,大家还为李海军争取了护林员公益岗位,年补助有1万元,同时介绍李海军在附近打零工,日收入120元,李红享受国家教育补贴,在当地上学不花一分钱,初子木在家种地,有良种补贴,其中已退耕还林的土地享受退耕补贴,初子木闲时还上山采药补贴家用。

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个原本内生动力不足的家庭再也不是饥一顿饱一顿,而是甩掉贫困帽过上了殷实的幸福生活。你看初子木脸上那泛起的高原红,李海军那日渐硬实的肌肉,李红姐妹那风铃般的笑声,都像一朵朵花儿一样,在党的阳光沐浴下越发芬芳、越发好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