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请人民阅卷

|——我市2020年重点工作综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2-07

记者 杨红义 陈永年 王文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也许,通过“请人民评议、向人民汇报、让人民满意”大型电视问政,您已经感受到了政风清新的运城;也许,通过北京大剧院荡气回肠的民族交响乐《关公颂》,您已经感受到了文旅勃兴的运城;也许,从大运年产2万辆纯电动商用车和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山西建龙年产130万吨棒材等项目建成投产,垣曲抽水蓄能电站、正威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开工,您已经感受到了营商环境助力动能转换、奋力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的运城……

是的,正如您感受到的——202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各项工作全面加速,交出了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这一年,我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了确诊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这一年,我市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经济增长实现由负到正的可喜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挺进全省第一方阵;这一年,我市实施建市20年力度最大的中心城区道路建设,改造提升道路17条、30公里,城市品质全面升级;这一年,我市成功举办首次走出北京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运城的地域品牌值再刷新高……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时节已经立春,让我们共同回首刻骨铭心的“运城时刻”,深情触摸高质量发展的“运城年轮”,侧耳聆听捷报频传的“运城喜讯”……

经济运行全线飘红,雄踞第一方阵——

高强度压茬推进,高频率精准调度,高密度改革创新,倒逼经济责任落实。2020年运城经济运行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岁末年初,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胫而走:运城市2020年经济运行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第一方阵。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GDP增长5.2%,增速全省排名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增速全省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全省第二;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7%,增速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增速全省第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增速全省第二……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不确定因素联合施加的超限抗压测试中,运城的表现足够优秀。面对上述数字,有人惊喜,有人诧异。其实,每一个看似出人意料的结果,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梳理,总会看出隐于其中关乎逻辑与常识的“草蛇灰线”。

时间回到2020年年初,在为全年经济工作“定调子”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作出了“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的部署——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此后一年,这个囊括项目建设主要环节和关键要素的工作主抓手,成了全市抓经济工作的纲。纲举则目张,有了纲,不管如何随机应变、统筹调整,都会靶向不偏、力度不减。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王道”,而《运城市关于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运城市落实项目为王“五个一”推进机制》《运城市2020年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办法(试行)》《运城市记功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则是落实“王道”的“王法”。

“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将全年经济运行任务分解到季度,每季对项目建设进行考核和通报。通报会上,按考核得分排定各县(市、区)、开发区座次,第一名坐第一排,最后一名坐最后一排;排名前两位县市主要负责同志作典型发言,排名后两位的作表态发言;排名后两位的县市人事调整暂时停止……

一季度考核会结束,排名靠后的一个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回到县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调整了一个考核单项拉分大的部门领导。

项目建设的压力,就这样通过县市主要负责同志有效层层传导,全市所有与经济建设相关的部门及人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此后一年,这个囊括项目建设主要环节和关键要素的工作主抓手,成了全市抓经济工作的纲。纲举则目张,有了纲,不管如何随机应变、统筹调整,都会靶向不偏、力度不减。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王道”,而《运城市关于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运城市落实项目为王“五个一”推进机制》《运城市2020年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办法(试行)》《运城市记功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则是落实“王道”的“王法”。

“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将全年经济运行任务分解到季度,每季对项目建设进行考核和通报。通报会上,按考核得分排定各县(市、区)、开发区座次,第一名坐第一排,最后一名坐最后一排;排名前两位县市主要负责同志作典型发言,排名后两位的作表态发言;排名后两位的县市人事调整暂时停止……

一季度考核会结束,排名靠后的一个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回到县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调整了一个考核单项拉分大的部门领导。

项目建设的压力,就这样通过县市主要负责同志有效层层传导,全市所有与经济建设相关的部门及人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然,向下传导压力的前提是“向我看齐”。去年一年,我市全面落实市级领导“一联五”工作责任制,市级领导分别包联全市最为重要的项目,压实项目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全年累计深入企业、项目100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240余项。

季季观摩,季季拉练,季季考核,季季通报——就这样,各县(市、区)、开发区在项目展示中促进了交流,在招引项目中提升了能力,在擂台比武中传导了压力,在比学赶超中激发了斗志,在严格考核中分出了高下。就这样,市委、市政府倒逼经济责任落实的措施,将压力转化成动力,于挑战中觅得了机遇;全市上下形成了崭新的工作状态,那就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感,使命在肩、枕戈待旦的责任感。

在这样的状态中——

我市先后组织8场项目集中签约、5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4次集中观摩拉练、4次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全年集中签约项目223个,总投资1106.43亿元;开复工项目1757个,开复工率100%;达产达效项目853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50.5亿元。全市上下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基本形成。特别是“1311”重大工程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70.3亿元,超出目标任务10.3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始终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5%以上,充分发挥了重大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引领和拉动作用。

一年中,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及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实体经济纾困解难,为经济工作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全年共减免各项税费54.36亿元。出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措施,争取央行和银行资金超过30亿元,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复工复产累计授信311亿元,新增贷款41.2亿元;支持“1311”重大工程项目贷款130余亿元;投放90亿元“南果专项贷”,支持果农、果企、果业融资需求和转型发展。抽调1016名干部编成501组对1101户企业(项目)开展“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收集问题1658个,解决问题1578个;持续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全年服务项目1284个,收集问题1198个,已解决1136个。先后推出《推进服务业发展十四条措施》《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六条措施》,筹集各类资金2亿多元,发放多轮消费券,拉动消费20多亿元。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主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2020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7420户,比上年增长20.57%,总量达到36.5万户,总量、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

2020年,我们建构了倒逼经济责任落实的新形态:高强度压茬推进,高频率精准调度,高密度改革创新;2020年,我们形成了项目建设的新常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锲而不舍的尽责心态。这些,都将随着2020年全线飘红的经济指标,镌刻进河东大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历史征程中。

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市委、市政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多措并举稳就业、增收入,大力实施20年来力度最大的中心城区道路提升改造,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83.4%,民生福祉得以持续增进

新绛县橫桥镇堡里村贫困户王小栓最近心情不错。

“我家的土蜂蜜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注册了‘绛堡土蜂蜜’商标,这几天,不断有外地客户在网上订购我的蜂蜜呢。”正忙着把土蜂蜜装到精美的包装箱里、寄给网上订购客户的王小栓乐呵呵地说,“细细地算了算账,今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我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2020年,像王小栓一样,全市剩余贫困人口722户、1790人全部脱贫,4117户“两类户”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铿锵前行。2020年,全市脱贫攻坚质量成色持续提升,101个集中安置点群众全部入住,20个5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全部建立扶贫车间,391个深度贫困村腾退拆除和复垦复绿工作全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决战完胜脱贫攻坚,让所有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市委、市政府持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个缩影。

一座幸福之城,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并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情直接影响就业和群众基本生活,面对显著上升的就业压力,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聚力支持灵活就业,牢牢守住就业这一民生底线——

率先在全省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就业若干举措》,“点对点”把农民工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帮助33万名职工顺利返岗复工。

实施劳动力就业“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春雨行动”、“百日千万”系列网络招聘会等活动,促进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次。

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人次全省第一,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全省第一。

……

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经过艰苦努力,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织密了人民群众生活的“保障网”。

“民生”一词内涵丰富、范畴宽泛。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着力解决百姓吃饱穿暖等基本问题的同时,更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打好教育、医疗、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组合拳”上持续发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学前教育普惠行动,新(改扩)建21所公办幼儿园,认定71所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比例持续提高;高标准完成123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改造,农村地区学校学生教学标准显著提升;全面铺开公办小学校内托管服务,6000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惠及7万余名学生;高考一本达线率15.5%、二本达线率50.4%,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列支财政资金5000万元,集中3年时间在7所高校打造机械设计制造、水利工程、学前教育等重点学科。

——构建大健康工作格局。巩固深化县域卫生一体化改革成果,加强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医生素质提升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覆盖830个行政村;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不断提升疫情监测能力、防病能力、救治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实验室监测检验能力,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着力打造4个领军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公共卫生重点学科以及部分特色专科,为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中心提供强大的医学技术支撑。

——全面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统筹抓好黄河、中条山、汾河、涑水河、盐湖、伍姓湖等重大生态系统修复治理,谋划实施和启动总投资2373亿元、涉及274个项目的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全年开工87个,完成投资68亿元,全面取缔黄汾干流沿岸1公里内污染企业,7个国考、4个省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9.6%,优良天数增加44天;开展“绿满运城”行动,统筹绿化美化彩化财化,造林32.1万亩,中心城市5个高速口完成绿化提升改造,打造了城市窗口新形象,超过省定任务42.3个百分点,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按照“一体化、网络化、紧凑化、精致化、生态化、特色化”的思路,统筹产业、人口、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初步确定了“一核(盐临夏)三翼(永济、河津、闻喜)七支点(其余七个大县城)”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规划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18.71平方公里首开区建设全面启动,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高质量生态城市、高品位文化城市;强力推进中心城市“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行动,城市颜值显著提升、天际线更加开朗透明。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爱国卫生运动季等行动,推动行政村实现干净整洁;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97.5%;实施49个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示范片项目,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417公里、投资13.24亿元,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总数达到1088个。

——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市委、市政府建成市县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2565个,建立四类信访问题“分类受理、归口办理、协同处理、闭环管理”协同化解机制,人民调解满意度91.4%、全省第1。整合47部热线电话,设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52个网络渠道,建立“民呼我应”平台,网民留言办理满意率98%。“三零”单位创建成效显著,全市上访批次和人次、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刑事和治安案件均呈两位数大幅下降态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

2020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同比增长13.7%,占到8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3.1个百分点,市政府承诺的14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上。”今天,我市广大群众正在共享更多社会发展的红利,这种幸福和温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明天,这幅民生画卷必会更加精彩动人。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6+”模式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风生水起,农业农村、监察体制等30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政务大厅开通周末服务窗口

迎难而上,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印的面孔,一个个疲惫而坚毅的身影,催人泪下;逆风而行,一份份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批批紧急集结的支援队伍,令人动容……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疫情防控斗争如同一场大考,考出了基层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担当、守土尽责的担当,也考出了我市全面从严治党的成绩单。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过去一年中,我市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探索“能力在一线培养、业绩在一线创造、人才在一线识别、干部在一线选拔”的选用机制,选拔一批75后、80后、85后、90后高素质年轻干部。选派5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墩苗”,择优选拔21名乡镇党委书记到省市直单位任职。市级文件减少15%,会议减少25%,督促检查考核事项精简25%。出台《运城市记功奖励暂行办法》,对81名项目建设先进个人进行记功奖励,推荐担当作为方面表现突出干部411人。制定《支持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二十条措施》,对34名干部容错纠错,对24名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以“6+”模式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支部活动质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首修课、必修课、终身课,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实施“组织力提升六大工程”,对全市18367名农村“两委”干部进行“红色体检”。选派386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整建制选派村15个。村“两委”主干“一肩挑”比例达到60%。21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整改销号。部署开展村党群服务中心形式主义挂牌问题专项整治,标识标牌平均减少三分之二。149个乡镇(街道)全面实现宿办分离。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58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40人,留置70人,移送司法机关89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9748人次,第一、二种形态分别占58.6%、35.4%。坚持定规矩、建制度、重预防,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导则》,为政商交往划定“安全区”和“禁止区”,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制度执行。坚持抓教育、强党性、增自觉,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全面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发掘闻喜裴氏、夏县司马光等能吏廉政文化,打造万荣“铁汉公薛瑄”廉政文化示范点,推出《家国千秋》和廉政历史剧《贤相裴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以精准务实的防控举措筑牢运城防线,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患者,以权威及时的宣传引导稳定社会预期,以从严从紧的作风强化责任落实,以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18天的时间消除新发病例,全面遏制了疫情传播;用28天的时间实现19例病例清零;用3个月的时间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为打赢“山西战‘疫’”、拱卫首都,作出了运城贡献。

不仅仅是疫情防控。运城市委驾驭全局的能力,还体现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方面的担当作为。

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告捷。根据《市级领导干部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办法》,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20个重大改革项目,系统推进74项重点改革任务。开发区改革全面提速,全省64家工业类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考核,运城有9家评为优秀等次。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进,坚持“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完成71户企业脱钩改制、78家国企公司制改革和40户“僵尸”企业出清工作,国企退休人员服务管理职能移交完成100%,“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工程完成94.2%。事业单位改革蹄疾步稳,市直事业单位由519个精简为220个,编制由18993名精简为15160名,人员转隶、生产经营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制定“三定”规定等标志性改革全面完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机构职能体系架构基本建立。

“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全面提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清单管理、一支队伍勘验、一流效率审批的“四个一”审批模式。市本级企业设立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比国务院规定少7.5天。一般工业项目审批由省定38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100个工作日压缩到58个工作日。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率95%、名列全省第一。市政务大厅开通周末服务窗口,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时间需请假办,休息时间办不了”的问题。市政府网站在2020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暨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跻身全国50强。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奋力推动运城“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