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勠力同心蹚新路 砥砺奋进谱华章

—新绛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2-05

通讯员 贾体锦 李玉婷  图/特约摄影 宋 磊

2020年以来,新绛县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一以贯之落实“三五”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扎实的工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确保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16年至今,新绛县实现了财政收入从全市第十位到第三位的跃升,经济总量以每年10亿元的增幅大步向前迈进。2020年,新绛县在前三季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2.95亿元,同比增长7%;财政总收入完成12.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6亿元。

2021年新绛县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新建的焦化企业没有了刺鼻味儿,汾河新绛城区段重现“流水哗啦啦”的风光,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打造城市新地标,不起眼的小企业开始牵头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放眼绛州大地,这座汾水滋润的历史文化古城,正鼓足风帆,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征程上铿锵前行。

项目带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宏伟大气

截至2020年11月底,在全省64个工业类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中,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一;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排名全市第一。累累硕果的背后,是该县把牢项目建设“生命线”,打赢项目转型“攻坚战”的扎实举措。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产业升级步稳蹄疾。位于该开发区内的至信宝能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3亿元的焦化项目,于2020年4月投入试生产。厂区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各种先进设备有序摆放,各类输送管道错落有致,企业生产有条不紊。

“我们炭化室6.25米高的大型捣固焦炉是目前最为先进和成熟的炉型,焦炉生产工艺基本实现自动化。从传输、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看不到原料和产品。”至信宝能党支部书记谭会龙介绍,“节能、环保、安全、自动化这些特点,在整条生产线体现得非常明显。”

标准化体育场设施齐全

设备的升级,只是至信宝能产业升级跨出的第一步,但其对焦化行业精细发展的精准把握还远不止此。

“我们的生产正在向纵深方向不断迈进。”谭会龙介绍,“在生产焦炭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我们还用于甲醇的生产,每年可实现产能30万吨,产值达6亿元。”

至信宝能以科技驱动为引擎,实现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的成功转身,是新绛县近年来打造项目建设强大引擎的一个缩影。

新绛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围绕“六新”突破谋划推进项目,严格执行“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以产业转型为目标开展招商引资,立足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立足建链,积极走出去,招引新项目;不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

瑞恒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生机迸发

新绛县2020年全年共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24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60%;依托开发区积极谋划建设“六新”产业园,包括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产业园、天利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园、电商及物流产业园“四个园中园”,打造产业发展优质载体;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165户,同比增长12%,新培育“小升规”企业8家,高义钢铁入榜“2020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县两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000余万元,引入以色列创新国度公司外资30万美元,实现“破零”。

今天的新绛,项目建设的热潮滚滚而来,“专精特新”的发展模式逐渐成型。

动能转换

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


建设中的天利高新技术产业园

抓发展动能转换,从何处“转”起?

传统工业企业在“伤筋动骨”中赢来“脱胎换骨”,新动能拔节声清晰可闻。

在高义钢铁1×1680m3炼铁高炉产能置换建设项目现场,塔臂挥舞,机器轰鸣。“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全部工程将于2021年2月完工。”项目负责人介绍,“投产达效后,将形成年产烧结矿356万吨、铁水144万吨,处理钢渣45万吨的生产规模。”项目的建成,也将为打造新绛精品钢园区、建设运城中西部精品钢基地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为做大做强新型工业,新绛县以高义钢铁为龙头,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2020年累计投资43.75亿元,先后实施了12个重点技改项目,新型工业不断“强筋壮骨”,成为新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交出的“答卷”同样令人欣喜。

新绛县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高新技术研发区,其雏形逐渐形成,成为集新技术示范、新品种试验和人才引进于一身的第一批省级产业园创建试点。目前,产业园投入资金9600万元,涉及2镇6村,规划占地面积15650亩,入驻农业企业5家、蔬菜种苗企业8家;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5万亩,年产量14.2亿公斤,年产值17亿元,98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蔬菜销售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市、区),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成为新绛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山西省第七届蔬菜产业大会2020年9月底在新绛成功举办,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绛模式”。

依托文旅资源,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威顿水泥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项目

绛州澄泥砚被省委书记楼阳生誉为“山西三宝”之一。

为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新绛县成立了新绛县非遗保护协会,依托绛州澄泥砚文化产业园,全力打造传统非遗文化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目前已汇集绛州澄泥砚、云雕、木版年画、石雕、仿古青铜器、烫烙画等18家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企业,文化园已成为融文化交流、非遗展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园区。该县编制完成了《新绛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创建绛州署4A级景区;多次组织文创企业参加全国工艺品交易会、文博会等展会,依托非遗产品,充分展示新绛特色文化,讲好新绛故事。绛州木版年画作品“义勇武安王”荣获第55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奖,新绛县参展展品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2020年9月,作为全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的山西鼓乐大赛邀请全省10个顶尖级的鼓乐团队参赛,让全国各地近20万名群众在感受鼓乐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充分领略了新绛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成果。

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相辅相成,以质强体,形成了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民生为本

打赢全面小康“攻坚战”


汾河PPP项目一角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无时无刻不在检验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成果。

新绛县将民生工作精细化,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持续增进百姓福祉,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美好生活的“入场券”。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成立县镇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8家企业投资20.9亿元完成提标升级改造,实现县域内钢铁、焦化企业改造全覆盖;完成汾河沿岸45处入河口排查整治;全年优良及以上天数达到253天,同比增长65.4%,空气质量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三;汾河、浍河出口水质均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召开16次会议作出部署,投入资金2663万元,实施了5个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资助贫困学生1764人共503.86万元,完成203户农村危房改造、27处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一系列举措推动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4280户1450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疫情防控精准扎实。新绛县人民医院建成PCR实验室,购置一台移动核酸检测车,全县具备日混检1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能力。

——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举办各类招聘会32场,发放创业贷款995万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4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9%。

——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顺利完成,2020年高考六大类二本B类以上达线3118人,达线率为64.7%,中考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医疗健康事业加快推进。探索开展城乡居民医保打包付费试点,启动实施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在全国第五届“万步有约”健步激励大赛中排名全省第一。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新城中心广场、“三馆”和第二水源地工程全面完工,建成123.8公里“四好农村路”,打造了两个美丽乡村集中连片示范区。

转型发展催人奋进,追赶超越鼓点正急。新绛县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踩足发展“油门”,全速推进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