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18
新华社合肥12月17日电(记者 徐海涛)目前广泛使用的人造板,多由含甲醛的树脂粘合剂粘结木屑而成,有的可能会带来污染。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深入解析生物质微观结构,利用天然结构的全新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构筑出一种无需粘合剂的新型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科研人员介绍,在这种高性能仿生木材中,微米级的木屑颗粒上暴露着大量的纳米纤维,这些纤维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物理纠缠等作用,结合成一种互相缠绕的纳米纤维网络。无需添加任何粘合剂,木屑颗粒就被这些纤维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高强度的致密结构。
实验显示,运用这种策略制备的仿生木材,力学强度超越了天然实木和传统人造板,可以制成大尺寸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防水性、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可以在1.75伏特的低电压下实现自发热,在5分钟内升温至60摄氏度,这种特性可有效保障自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并减少能耗。
日前,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