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2-11
记者 裴旭薇
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 安全文明出行”。
日前,公安部组织对今年1月至10月全国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梳理出十大危险驾驶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未按规定让行、酒驾醉驾、无证驾驶、在同车道行驶中不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逆行、违反交通信号、违法会车、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违法倒车。
那么,结合运城实际,在我们日常交通出行中都有哪些危险行为?针对这些行为我们该如何避险?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大车拐弯要远离
大型车辆有较大视觉盲区,离大车很近时,司机有很大概率注意不到你。
注意:行人和小客车驾驶员,都应远离大型车辆,尤其不要与大型车辆抢道通行。
◇推开车门要操心
瞬间打开的车门,躲闪不及的骑手,如此的“开门杀”时常在路边上演。尤其是我市中心城区非机动车道上,机动车辆停车时,一个突然的开门可能会让后面的非机动车猝不及防而发生碰撞。
注意:开车门下车时,车内的乘客可用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将车门拉开一个缝隙,顺势观察后方来车,确定安全后再完全打开车门。
◇冬季骑行戴头盔
寒冷的冬天,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因为天冷或是赶时间,一些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市民经常是戴着厚厚的帽子、围巾、耳帽等,在拐弯或避让车辆时,视线出现盲区,或者躲闪不及而导致发生碰撞。同时,还有个别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更加大了安全隐患。
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走非机动车道。电动车或自行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转弯。同时,鼓励骑电动车的市民佩戴安全头盔,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开车不要玩手机
司机在使用手机时,不仅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对周边潜在环境的预判,还会放松对方向盘的把控,如遇到紧急情况,应变能力几乎为零。
注意:开车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确实需要使用手机的,可以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再使用。
◇开车莫穿高跟鞋
不适合开车穿的鞋主要有高跟鞋(着地面积小,后脚悬空)、厚底鞋(不易控制踩踏板的力度)、雪地靴(鞋面过宽,容易卡住)、拖鞋(容易滑落)等,都容易造成危险。
注意:尽量避免穿不合适的鞋,如有需要,可以在车上备一双平底、防滑、底部厚度适中的专用鞋。
◇横穿马路要不得
虽然大家都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但总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图方便,直接穿越车流、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特别是到了晚上,能见度降低,横穿马路的危险成倍增加。
注意:通过路口或横穿马路时,应当走人行横道、天桥、地下通道等,切记不要翻越隔离护栏。
◇随意变道有危险
随着道路上车辆的增多,个别驾驶人不注意文明礼让,在多车道路段交会及匝道汇入主线合流处“见缝插针”,或者在路上随意变道、频繁变道甚至强行变道。
注意:开车时应提前看清路面标识,不抢道、不随意变道,不“路怒”,不开“斗气车”。
◇雪天行车须防滑
冰雪天气出行,路面湿滑,且容易结冰。摩擦系数急剧下降,机动车如果急刹车会让车辆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易导致车辆侧滑甚至倾翻。
注意:尽量选择合适的天气出行。冰雪天确需出行,应在出行之前安好防滑链。在冰雪路面起步,要慢踩油门,缓加油,车速尽量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至30公里,转弯要缓打方向盘。冰面行车要尽量保持匀速,不可猛踩油门猛加速,停车应提前减速;避免跟车过近,保持足够安全车距,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