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2-04
杨学杰
最近,重拾曾经学过的教育专业教科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忽然间感到,我们平时的教育实践正需要这样的理论支撑。
多年前,曾经把《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一系列大学教科书翻过多遍,可惜当年年幼阅历浅,仅仅是“就书读书”,收获并不很多,难怪当初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多次与笔者交谈时,多次提醒:“要多与教育教学实际联系,否则,理论还是理论”。多年来,四处涉猎,不断补充,然而,总感不足。
阅读《教育管理学》的时候,笔者认真审视了关于教育评价的内容,研究了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一致性与差别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相结合等原则,又仔细研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边阅读,边思考,边联系实际,倍感阅读的力量强大无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阅读并不是埋头读书,那样的阅读,只能让自己迷失方向。于是,笔者想,阅读是脚踏实地的前行,必须抬头看路,更需要看一看当前我们的体制机制,看一看我们的教育风向标,这样才会有最大的收获。
作为语文教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自己的使命。阅读,可以促进理念的改变,可以促进成绩的提升。
阅读,可以让自己聆听大家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学者的风范,可以帮助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作为教师,一方面是给学生做出热爱阅读的表率,另一方面是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教学生态,让自己的教学行稳致远,让自己的课堂富有内涵,让自己的人格富有魅力。一段时间以来,教师们认真研究关于阅读对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大家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转变。在一次语文大教研活动中,笔者就教师们关心的语文学科质量提出了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把握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的语文写作机会(比如策划活动、写发言稿、写活动方案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水平。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开卷永远有益。丰富的阅读生活,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朝气蓬勃景象,魅力四射,并赋予了生活趣味性。
阅读过程充满酸甜苦辣咸,但其中的油盐酱醋只有品尝了才能深深体味到。阅读中,每一本书几乎都有一些经典的句子或观点让人难以忘记。涉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感受划时代的伦理学思想,抚摸古典经济学的哲学认识,细品市场经济学理论以外,还有一些教育类的著作让笔者流连忘返:《为了自由的呼吸》《玫瑰与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论》等等。在笔者的印象中,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思想和学说超越了现实权势,在我们当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仍然闪烁着孔子的思想!他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教学相长等诸多观点依然是我们当今教育的重要思想理论。
时间虽然流逝,但看着眼前几摞读过的书,顿时内心觉得又十分充实。再回头看一看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脚印,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能够深深地呼吸一下。笔者知道,这都是阅读带给人的,那是阅读之后的香气——书香!
(作者单位:运城市实验中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