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品读毕星星新著《河槽人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1-16

毕星星老师的新著《河槽人家》出版了。书中收录的文章,其实这几年都读过。他每写一篇,都会在博客、微信贴出来,他陆陆续续地写,我们陆陆续续地读。涑水河边的高头李村,就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地清晰起来。

书出来之后,毕老师送了我一本,我便认真地重读了一遍。这次,主要是品读毕老师的文章笔法。

毕老师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回运城的时候,经常和我们来往,时间久了,让人就会忘记他的名气和辈分。

毕老师的文章我读得多了,关注的主要是题材内容、思想内涵。当然,读文章就应该关注这些,只是最近,我忽然感受到毕老师文章的大巧若拙、大朴不雕。貌似云淡风轻的闲谈叙述,实际上包含着沉重深邃的意味。一个一个真实事件的散漫罗列,巧妙地推导出发人深思的结论。但他并不执著于固定的结论,只是开放地呈现出各种事实,让你细细地看,细细地品。就如古人所说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明白什么,就是什么。你明白多少,就是多少。

《河槽人家》写的是毕老师家乡临猗县高头李村的故事。这个村子靠近涑水河,在河水的滋养下,过去曾经辉煌,建有城堡,号称“武阳城”。

村里保存了一批旧档案,留下了一批老故事。有人在自己院子里挖出一罐子铜圆,上缴卖钱,结果这批铜圆成了他几十年的祸端……

这批档案故事是《河槽人家》的主干,另一批故事则是毕老师自己的家乡阅历。童年时代唱家戏,演《藏舟》,少男少女因此发生了一段没有开花结果的爱情,到暮年相逢,只剩下淡淡的友谊。涑水河堤留有水眼,可以轻松地浇地,但拍脑袋决策的干部布置了大量的水车,让晋南人像江南人那样水车浇地;黄牛耕地原本十分方便,但诗意的干部偏偏从外省引进了大骆驼,让晋南的田野充满了塞外风光;村里的水井储水量有限,但井里居然放了两台抽水泵……

平凡的村庄里,竟然有这么多特别的人,特别的事。有的温馨,有的惆怅,有的荒诞,有的让人不明所以。毕老师摆出这些人和事,其实就是摆出了那个远去的时代。

毕老师同时关注到了新时代村庄的变化,乡亲们在外创业致富,开回来大量的好车,建起了漂亮的楼房,婚丧嫁娶热热闹闹,重阳节举办饺子宴孝亲敬老,踊跃捐款恢复古庙会。同时,也有人意外致残,落寞回乡;有人娶了外地的新娘,有人还在村里打着光棍。涑水河干涸了,地下水位下降了,村里的大树也越来越少了。

人间事就是这样,有善有恶,有喜有悲,我们哪里能表达出单纯的好恶。“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我们只有静静默默地感受它而已。

毕老师是肯实干的人,他时不时地回家乡,找人、问事,然后一篇一篇地写出来。为了一个细节,他可能会专门跑百十里的路;为了见一个人,他可能需要通过好几个人去寻访。最后,他写出了河槽人家的风情世态、酸甜苦辣,用文字完美呈现了自己的家乡,好像是完成了一次灵魂的祭奠。

读了毕老师的《河槽人家》,我心里想到自己的家乡。好多人,好多事,一起涌上了心头。(王振川)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