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书屋伴我大半生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王 麟时间:2020-09-01

十年前,我迁入一栋10层小高楼的第9层,新居面积近150平方米,且面对着雄伟的中条山和浩瀚的盐湖水。故,我将自己的房子称为“山湖居”,书屋叫作“山湖芸阁”。“芸”者,书香也。我整个白天,几乎都是在书屋度过的,有时夜晚还会在这里加班,它成了我退休后安放身心的场所。在此读书看报写文章,做自己愿意做的一切事情,均不受任何影响。累了,目视远方,眺望湖山,则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言:“在这里我可以远离喧嚣。”

我的书屋有十多平方米,融有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思想情怀,从格局、色彩、家具和灯光等方面多有考虑,带点古色古香的味道。书屋的家具颜色以深色为主调,略有文化积淀之感,平添了几分古朴之气,让人能更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思考和学习,也为书屋添加了一分舒适、优雅和恬静。三米长、半米多宽的通体书桌置于窗前,高两米八、长两米二、深四十厘米的通体书架置于进门处。书屋藏书虽不算多,但书架已摆放不下,书桌、床头和地上,所有空闲处均堆满了书。床边的墙壁上高悬着大学同班同室好友,前汾酒厂第一副书记、副厂长,全国酒类著名书法家文景明先生赠我的条幅,这条幅为书屋增色不少。

世界上有着无数令人神往的地方,但对我来说,自己的书屋才是异常独特的物质空间和纯粹自我的心灵天地,用哈姆雷特的话说,“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这里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点。在书屋读书,既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增加生活乐趣,又可获得人生的滋养,无形中积累了正能量。整日泡在书房,我心情愉悦,精神状态很好,较一般同龄者显得年轻健康了许多。

做一个爱读书的老人,不仅自己受益,子孙后代也会跟着受益。我可以无美味佳肴、锦衣玉食,唯独不能不读书,读书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退休后,除了陪着病中老伴旅游诊病外,我从早到晚整日待在书屋,读书、写作乐此不疲,20多年读的书报杂志较我前半个世纪所读总和不知要多多少倍。偶有所悟,便书之为文,近些年,各种书报杂志发稿多多,汇集出版散文集八册近两百万字,并同几位文友出版史志类书籍多册。这些均对我的子孙们有着一定影响,子孙们节假日、星期天便进入我的书房看书或写作业,他们多数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学习成绩均较优秀。

早在30多年前,我的孩子升入中学始,我们家就制定了家规家训,定期召开家庭会。家庭会上先学习古今优秀书籍和报刊上的好文章,书屋没有的书便想方设法借来学习,如《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等,并结合自家实际反复学习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地热烈发言,我们老两口也联系自身实际畅谈学习收获和体会,且当着孩子们的面,检讨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孩子们教育影响很大。2015年10月,“第六届中国·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组委会”授予我们家及其他9个家庭“十大最美盐湖人家”称号;2018年年初,我们家的情况还被收入《盐湖区家规家训家风故事》一书。当年7月,市纪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授予我们家“最美家规家训”和“最美家风故事”两个荣誉称号,并于9月份让我在“运城市盐湖区创建文明城市基层巡回首场报告会”上介绍了经验。这些均应归功于我家书屋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今后,我们家人还要以书屋为阵地,多读书、读好书,为国家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