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黄土地上的守望者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屈吉平时间:2020-09-01

路遥的《人生》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用锄头在大地上写下了无数的诗行。”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在广袤深厚的黄土地上,有一群守望者,耕耘着四季,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喜悦。他们平凡朴实,像黄土地一般,任风霜雨雪洗尽铅华,也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们倔强刚强,脊梁挺得笔直,荣辱浮沉、爱恨情仇也无法缠住那些梦想的枝蔓;行走的疲惫,活着的挣扎,转过身来,他们拍拍身上的尘土,将阳光抱了满怀。他们就是这样简单而充实地预约未来,且歌且行。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传统的耕作方式早已被现代化机械所取代,好多人已离开农村在城市安家落户,但黄土地上的守望者,裹挟着黄土地的气息,身上涌动着大地的灵魂,承载起土地的重负,经年累月,重复着单调的劳作,付出汗水、心血,困乏而忘我。那被认作“蒙昧、落后、没出息”的父老乡亲,教我做人、为我定下做人的基调,给予我生命的意义。他们有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品质,他们日子虽然清苦,但从不怨命,总是日出而作,忙于奔波,一年四季,凭两个肩膀承担着生活的艰辛,一茬一茬地收获,支撑着共和国的“粮仓”。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将他们打磨得宁静而柔韧。他们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把一滴滴汗水洒在黄土地上,洒在庄禾上,捧不住,找不见。这汗水,从额头、脸庞到脊背,释放出它们的热量。他们与农活展开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这是一个个农民的力量。这汗水,从他们幼时的脸上流下,从他们短暂的俊美的青春脸上流下,从他们壮年的脸庞上流下,再后来从他们衰老的身躯、萧索的容颜的皱纹里流下,滴在生命中,不为人知,找寻不见。一个人的汗水,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会渗到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在孤独的人生里,却不为人知。这不为人知的汗水,让人生变得更加硬朗,也让随之而来的悲欢变得更加有力。

漫长的人生之路,数不清的沟沟壑壑,载不动的生活困苦,有时不要说精神享受,连最起码的物质需求也难以满足。苦难有时可以压弯人的脊梁和品格,然而,黄土地上的守望者习惯了在困境中追求信念和理想。即使有再多的贫穷、再多的失落,他们都不曾离开这片黄土地,辛勤耕耘,寒暑不辍,他们骨子里的倔强,注定不会辜负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厚土。物质的贫乏并不能成为精神匮乏的借口,人格的自由、独立和尊严让他们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即使有好心人雪中送炭,他们也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即使在自身不保时,他们同样去帮助他人,不追名逐利,只求问心无愧。米兰·昆德拉说过:“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实和实在。”贴近黄土地的他们,格外仁慈、顽强、淳朴、豁达,充满韧性的力量,因为他们历经苦难、风雨。他们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是中国农村的主人。

守望最朴素最本真的道德底线,守望最纯朴最温暖的生活岁月。这样一片深厚的黄土地,因为活跃着这些并不贫穷的守望者,而显得浑厚清明;被困难啮噬得千疮百孔的生活也因为有这些信念理想的支撑,而变得充满诗意。无论物质世界如何变迁,不变的是这渗进了黄土地里,再也化不开的深深乡情、纯纯恋情,还有浓浓亲情!守望者朴拙的宽容和力量仿佛黄土地上的一切,不动声色,却无时不在。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企盼风调雨顺好年景,不会膨胀的欲望与深厚的黄土地已形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世代相安。他们心胸宽广,支持、怂恿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地离开土地,到大城市发展。”他们又会对在外不顺者说:“回来,家里的土地能养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这些守望者的情怀。

黄土地的守望者,用人性谱写着一曲曲绵延悠远的乡间古调,正如冰心在《赠葛洛》中所写的那样: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路途,点缀得季花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也许有人说,这群守望者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都代表着愚昧、陈旧和落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要走向消亡,我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苍茫深厚而又广袤古老的黄土地上,任何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的解读无不失之肤浅,透露出匮乏与苍白!这是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生价值。

尽管昔日相见甚多的话语已恍若隔世,尽管一些不愿失去的传统正在悄然而去,尽管巨大而难以言喻的歉疚与自哀压迫着我,尽管被当作局外人、观光者对待而感受到距离与悲哀……但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骨子里的爱与憎、质朴与愚钝、正义与褊狭、感恩与漠视,包括眼里不揉沙子的率真,仍完全是农民“原生态”的底色,是无法再造的本色与天然,是不被任何世俗、社会褒贬而左右的无奈抑或是一种宿命。感谢黄土地上的守望者——我的父老乡亲,是他们给了我不竭的情愫,我将更加努力地耕耘,直至生命的终点。我将快活地死去,化为平凡的泥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