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的“运城亮点”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8-18

近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国上下加快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运城作为全省农业人口最多、农村数量最大、乡村发展底色最好的市,“十四五”时期,应高举乡村振兴大旗,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举全市之力在河东大地上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

为此,建议按照布局合理、城乡统筹、板块推进、体系建设的原则,统筹城乡开发空间格局,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加快我市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一、打造“十轴”,提升县城带动力。在加快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做大做优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同时,突出10个大县城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大县城产业聚集、人口集聚、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创业城市,使县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要素高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

二、联动“百极”,加快重点镇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交通型、综合型特色镇,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镇区人口规模2万至3万为目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合理调整城镇布局,着力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和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短板,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中心镇。

三、催生“千点”,推进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等工程,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全、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全面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序推进“迁村并城”“小村并大村”和中心村建设,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建设生活美、生态美、家园美、田园美的美丽乡村。(孙文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