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乔生林以河东热土为营养 书写有根的小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7-31

电子报刊

      ▲乔生林作品书影  ▼荣誉证书

电子报刊


      ▲乡村采风

电子报刊

      ◀乔生林在创作

电子报刊

      ▲乔生林近影

记者 薛丽娟

他是闻喜县的一名退休干部,为该县文体事业发展默默奉献数十年;他热爱戏剧创作,共为各个乡村剧团创作戏剧剧本40多部。他悉心研究戏剧创作,为该县培养出一批文艺创作骨干,还曾参与该县电视台普法栏目的30多个普法短剧剧本创作。

他叫乔生林,现已年近古稀。为民写戏,传播正能量,是他一辈子的追求,至今他仍笔耕不辍。

为戏痴迷,写戏成了他的一项事业

乔生林1951年出生于闻喜县桐城镇姚村,从小爱好文艺,喜欢看戏。2011年,他从闻喜县文体局退休后,担任闻喜县戏剧协会主席。

早在2004年,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乔生林就在老家组建了姚村农民业余剧团,受到了省文化厅的表彰。那时的他便开始着手,创新演出剧目,尝试给村里的老乡和戏迷写剧本。当时写小说、写诗的人很多,而写戏剧的人较少,大都是业余把式,想搞创作十分艰难。

闻喜县多年来一直把繁荣农村戏剧创作和演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农村的业余戏剧演艺团体很多,大家都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演出的大都是独幕戏,情节很是简单。十分受欢迎的小剧目戏,也就那么几出。

乔生林想,是不是可以多创作一些让故事更有看点,人们爱看、爱演,而且不受舞台、灯光、布景条件限制,适合小型演出的小剧目戏。戏迷催着要剧本,面对这种现状,乔生林身先士卒,决定自己编写剧本。

编写剧本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十分不易,常感到力不从心。最初的一腔热血、魄力十足,是因为还是门外汉、不知深浅,乔生林越写越感自己文字功底不足、知识储备有限。

艰难的创作之路,这才刚刚开始。

为了写作,他在旧书摊到处淘书,关于创作的、关于戏剧的,有些难得的书更是辗转数位友人,才借回家中。为提高和扩展知识储备,他自己乘车去太原,拜访山西大学杨西江教授、山西广电中心张勤老师,还到梅兰芳纪念馆学习。他找到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李爱玲、李凯老师,市蒲剧团的潘国栋、张智勇等请教,通过向专家学习,提高戏剧文化素养。

他开始学习在电脑上打字,底稿都是他一字一字敲出来的。现在电脑里的戏剧文字稿分门别类地存在各个硬盘。

为了更好地创作,他总是带着本和笔,随时随地收集素材,和剧团的人去红白喜事乐队交流,吸收营养。

写老本子和现代戏不同,语言这一关一定要过。翻阅资料、查找渊源是常有的事。

但只要有戏可写,乔生林就十分开心。为了赶剧本,有时熬到凌晨,有时半夜醒来,都是在想怎么填词,累到耳鸣是常有的事。他写小剧目戏有名气后,经常有侯马、临汾、万荣等地的小剧团前来索求剧本,乔生林从来不拒绝。

十几年,对他而言,伏案创作是他的生活日常。他把写戏作为自己的余生事业,一直乐在其中。

多年坚守,创作离不开家乡的热土

乔生林的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工作,买了房、安了家。老伴从2010年就在北京照顾孙女,只有寒暑假会回闻喜,老两口这么多年也是聚少离多,平时谁也照顾不到谁。

乔生林一个人待在老家,儿子、儿媳始终不放心,一直想让他去北京颐养天年。对于小辈的孝心他拒绝了。

乔生林创作剧本时,常常废寝忘食,家人担心他累坏了身子,没人照顾。为了让他去北京,有次儿子气急了,放狠话说:“哪个爷爷不看孙儿。”

可是,对乔生林而言,他割舍不下这块乡土,丢不下家乡热情的戏迷、老同事、老朋友,放不下自己热爱的戏剧事业。

乔生林说:“我离不开这片熟悉的热土,它是我戏剧创作的根。”

《危难时刻》是乔生林根据闻喜县东镇上镇村党支部书记任占龙的真实故事创作的。讲的是新农村建设中,火旺叔留恋低洼的旧院落不肯搬离,不料一场大雨差点把火旺叔老两口淹没。村支书和居民组长及时赶到,把两个老人背出来,并且又为其送去米面油和村里捐助的500元。火旺叔最终被感动,住进了新农村。

这么接地气的作品,如果不是长期居住在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或者是对农村的风土人情不了解,是写不出来的。

他2018年创作的《青春无悔》,写的是闻喜县石门乡后川村的第一书记柴晓飞的事迹。柴晓飞呕心沥血病倒在扶贫点上,用青春和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扶贫干部的高尚情操。

《挚爱真情》是根据郭家庄镇杨家庄村的村民石云霞的事迹改编的。石云霞精心照顾瘫痪丈夫38年,传递人间真情。

这些故事,都是乔生林得空就带着笔和本子去找村民聊天,收集来的素材。然后,他亲自找人物原型,采写故事,构建框架。

但戏剧创作不像一篇文章那样写出来就好,它很难出成绩,生产链条比较长,要有合适的导演,寻找好的演员,还要布景设计等。

合作一出精彩剧目很难,不是自己义务写剧本这么简单。因为县里业余剧团比较多,有时为了演出效果,还得到剧团借演员,乔生林可谓是给人说尽了好话。时间怎么凑、工资怎么出,吃过几次闭门羹后,乔生林也明白了现在的剧团经营不容易,常常是自掏腰包请人演戏,请市蒲剧团的导演和演员来为小戏辅导,只为演出好效果。

尤其写《裴度还带》时,怎么凸显裴度的人格魅力,三还玉带怎么写,乔生林找各种历史资料,请教史学专家,考证裴度生平。即使小到官职、人物称呼,都要求符合历史。在他看来,裴氏是闻喜的一张名片,一定要写出精品故事,否则有愧于生养自己的这方水土,也将成为余生遗憾。后来本子出来了,资金怎么找,导演和演员怎么配合,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搬上舞台。也有外地的剧团对这个剧本感兴趣,想要花钱买,乔生林都拒绝了。他想,一定要留给我们本地的剧团,来演我们自己的戏。

笔耕不辍,作品充满了泥土芳香

不辜负戏迷的信任,让大家有戏看、有戏唱,是乔生林写戏的初衷。戏中的故事、戏中的人物,必须是身边的故事,才能引起大家共鸣。

乔生林的《诊所风波》是一次在裴社乡调研时发现的材料。调研中,他正巧碰见一位年轻姑娘搀扶老人来卫生院看病的温馨一幕。得知整个事件的经过,他灵机一动,便想到何不把这写成小戏,教人们向善。后来,这个剧目还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西省优秀创作剧目展演。

除了小戏,他还写适合群众在乡村和社区舞台表演的情景剧,他还给自己编写的情景剧写歌曲、填歌词、编旋律。

乔生林还为闻喜电视台普法栏目创作了30多部短剧剧本,《情满社区》《请客前后》《女儿的日记》《维权之路》《闪婚》等播出后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他的《新六尺巷》,入围山西省2019年度百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评选。

作品紧扣时代,贴近当地群众生活,这都需要乔生林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体验和挖掘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每年县里调演,乔生林写的剧本各乡镇争相排练演出。这些剧本大多以小戏为主,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角色较少,适合自编自导自演。

有人说,“演你的戏,有味,都是本土的东西。你写的就是我们,大家都愿意演,也乐意合作”。

郭家庄镇82岁的吕彩云,自己租院子,让戏迷能聚在一起热闹。老人每次见乔生林,都会带着土特产,比如自家种的丝瓜、绿豆等。同源于对戏剧的热爱,这让他感动而满足。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这份炽热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为了心中所想所愿。乔生林越写越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乡村的事有人写、有人演、有人看,群众有了好的文化生活去处,大家从戏中学道理、看正能量、寓教于乐,那就凝聚起了乡村的精气神。

2016年夏天,乔生林把自己之前写的各类小戏和情景剧搜集、整理成了《戏苑芳草》,更方便村里的小剧团演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隔离,乔生林难得清静在家,于是,他把近4年新编写的剧本资料整理到了一起,又出了一本集子《戏苑幽兰》,算是《戏苑芳草》的姊妹篇。乔生林的许多原创小戏也在报纸上刊登过,他希望这些成型的故事,能传出去,带给更多人正能量。

“自己写的戏,能搬上舞台,这就是我这么多年坚持的收获。”乔生林说,“从内心讲,我在戏剧这块领域坚守,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走进戏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版摄影 记者 贺雪梅 薛丽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