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破解“寻亲密码”,让回家的路更近

——记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救助寻亲专项行动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7-28

记者 陶登肖

最近,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在寻亲工作中好事不断。有通过公安人脸识别比对成功的;有通过文字交流成功锁定流出地的;有通过口音分析辨别与当地志愿者对接寻访确认的……从今年5月份开始,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在做好对长期滞留人员照料服务的同时,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为主题,集中开展救助寻亲专项行动,通过人脸识别、DNA比对、救助寻亲网等手段和平台,帮助6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返乡。其中,滞留时间最长的近10年。目前,该中心现有的信息不明滞留人数降至10人。

寻亲成功案例为什么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这是由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本职不是研究方言的,却能听出全省各地甚至偏远地区的口音;不研究地名,却对全国众多市、县、乡镇地名了如指掌;并非寻亲,每年却帮助众多流浪走失人员甚至离家多年的“无名氏”找到回家的路。他们是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破解了“寻亲密码”。

梳理信息碎片,找到回家钥匙

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平均每年救助100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到困难的群众,为他们提供食宿、返乡乘车凭证等帮助。

闫耀仙是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我们的微信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寻亲群、志愿者群、民警群。大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和这些‘无名氏’聊天,然后通过对方的口音、生活习惯等,判断他们的家乡所在地。”闫耀仙说,多年下来,全国许多地方的方言她都能分辨出来。

即便要做许多无用功,但该中心工作人员仍然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一遍一遍追问。“被救助者的口音,吃不吃辣的食物,聊天中随口说出的名字等,这些信息都可能是打开他们回家之门的钥匙。”闫耀仙说。

去年4月,70多岁的流浪老人安乖霞被派出所民警送到救助中心。“老人口齿有些不清晰,说话口音与陕西一些地方类似,还说了‘李塬’‘吕塬’这样的地名。”闫耀仙说,不少受助人只能说出乡镇或村庄的名称,有的在地图上都找不到。

工作人员根据老人含糊不清的表述,四处查找与之匹配的地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查到延安市李塬村、洛川县吕塬村等地。工作人员在多个志愿者微信群发出求助信息,发动大家寻找、提供线索。今年6月29日,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张先生的帮助下,安乖霞终于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家乡。

为提高寻亲成功率,工作人员和滞留人员通过面对面交谈、录音、录像、写字等方式沟通,以“望”(观察)、“闻”(听言)、“问”(询问)、“切”(引导)四法为基础,反复交流,尽最大的可能搜寻信息。

据该中心主任任军杰介绍,目前长期滞留的救助对象大多因年老、不识字、有精神障碍等原因,很少能说出姓名、家庭地址等有效信息,成为“无名氏”。他是谁?来自哪里?如何才能找到家?是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面临的三大难题。

2016年8月,救助对象钟天龙来到救助中心。刚开始,他一直躲着不见人,更谈不上沟通。为了让钟天龙放下芥蒂,积极沟通,闫耀仙没少花心思。

“我们一有时间就去看他,给他带点零食。几个月后,他的态度才有所改变。我们才知道这个救助对象听不到声音。”闫耀仙说。

无法用语言沟通,那就用文字交流。起初,对一个问题,钟天龙会牛头不对马嘴地乱写一通。后来,工作人员通过钟天龙所写出的一所聋哑学校的名字,以及其他经过梳理得到的碎片化信息,与重庆一所聋哑学校取得联系。经过该校教师等相关人员的进一步识别,确定钟天龙是重庆永川人,离家已十多年。今年6月8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将钟天龙护送回家。

运用全新科技,摸索甄别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盐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在寻亲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和拓展甄别方法。

该中心搭着“互联网+”快车,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受助人员信息;对入站7天以上身份不明的救助对象,全部采集DNA血样,送至公安部门DNA库比对寻亲,并开展人像识别比对。

“受助人员的信息包含其照片、姓名、性别、年龄(目测年龄)、身高、健康智力状况、精神状态、体貌特征、发现时衣着特征、发现日期和地点等。对于少数说不清自己身份和家庭住址的流浪人员,寻亲网络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任军杰说,通过科技手段与传统寻亲方法相结合,工作人员可以反复研究、整理、汇总信息,因人施策,联系到疑似流出地的救助站,联合开展寻亲服务。

该中心新采用的人脸识别寻亲技术,目前已帮助多位救助对象进行了人像匹配。相比以往靠工作人员一张一张翻照片查找的方式来说,人脸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这项工作的效率。

“最近6名找到家人的救助者中,就有4个人是通过公安人脸识别比对成功后顺利返家的。”任军杰说,盐湖区民政局引进的这些“黑科技”,效果真的不错。

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和实际运用,该中心已摸索出一套传统方式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甄别方法,包括口音辨识、情理感化、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公安协查、站际合作、媒体关注、网络推送、人脸比对、血样比对等,极大地丰富了甄别方法。

据了解,该中心去年寻亲成功率达到80%,该数据与往年相比提高了50%,这主要得益于科技寻亲手段的运用。

任军杰提醒,如果有家人走失,且走失人员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时,建议家属主动去所在地派出所进行DNA采样,能够增加寻亲成功率。

人性化服务

打通寻亲“最后一公里”

寻亲是最人性化的救助,既能帮助救助对象重返家庭,又能有效衔接当地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做好救助工作,必须有爱心、责任心、耐心。

去年,盐湖区民政局经过多次考察、比较,为受助人员搬了“新”家,把救助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的托养中心,并派专人负责。托养中心分生活区、就餐区、医疗区等,同时配备了健身器材、专业医护人员,大大提高了受助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民政部对寻亲服务的新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将无法查明身份人员的信息上传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同时,还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队伍,利用社会力量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寻亲,做好接送返乡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许多滞留人员寻亲成功后,因家乡路途遥远等原因,家人无法立即将其接回。针对这一情况,该中心多年来一直坚持护送,帮助滞留人员尽早安全回家。

每次护送前,工作人员都会为被救助对象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准备好途中必需的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长途护返时,工作人员和他们同吃同住,精心服务。

回访,是从源头上预防重复流浪的重要举措。该中心积极协调流出地民政部门,按照职责落实有关政策,予以帮扶。工作人员还为被救助人员申请社会救助、福利等待遇,确保他们生活有保障、监护有人管,力求压实源头责任,督促家庭尽责。

“‘救’是临时行为,‘助’才是长远计划。只有为滞留人员寻着亲、找到家,才能为国家财政减负,为小家幸福担当,也才能真正体会‘找到一个人,幸福一大家’的人性救助真谛。”盐湖区民政局局长许俊霞说,下一步,救助中心将充分调动有利因素,营造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等环节上提质量、优服务,建立健全寻亲长效机制,探索和创新一套科技支撑、高效便捷的寻亲方法,加大托养照料人员寻亲甄别力度,让看似“山穷水尽”的个案最终“柳暗花明”,让他们能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