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行走即文章——读谦益先生《难以忘却的》有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7-23

裴海涛

欣得文友谦益先生又一册文集,很是为他高兴。

在张大魁先生任稷山县文联主席时,我在稷山师范任教,曾被众文友推举为县作协主席,并主编文联刊物《枣花》。张主席工作勤勉敬业,为人谦逊厚道,当时文联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团结、发现、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谦益先生在计生委工作,朴素稳健,行文简洁,人如其名,文如其人,稿件多见诸报端。

后因工作变动、学校迁址等诸多原由,我与这块园地渐渐疏离。三晋才子、书界名流原旭东先生任县文联主席后,致函特邀我为文联艺术顾问,再又受学生薛前发微信之请,关注后稷文苑,新朋旧友在此得以相聚,甚喜。谦益先生亦是后稷文苑活跃者之一,转文荐文,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先生新出一书,题为《难以忘却的》。沧桑岁月,人生百态,世间万物,何人、何事、何物能久存心间,萦绕心头,触及灵魂,以至于难以忘却、耿耿于怀?

有道是心中块垒,笔底文章。谦益发来的电子书稿,匆匆一阅,感慨颇多。

《难以忘却的》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各种文体作品,足见其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博。

一是源于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对文字的钟爱、虔诚与坚守。上班之时,忙里偷闲,寸管在握;退养之后,如鱼得水,伏案疾书。喜欢文学者众,能像先生如此执着者寡矣!

二是源于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钟情。作家张贤亮在宁夏镇北堡影视城题联曰: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所谓见多识广,我很赞赏这个观点。谦益先生居家不闲,遍访故里,诉诸笔端,海南休养,旅行见闻,尽收眼底,处处留心皆成文字。

三是源于作者对事、对人、对物那种穷追不舍的探究精神。戏剧演变、篮球发展、村名、碑记、牌坊、民俗风情,追根溯源,洋洋洒洒,详述略记,见微知著。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谦益,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蕴涵着祖辈的苦心,寄托着文友们的厚望。愿先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