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中国最早的盐运官道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6-30

▶虞坂古盐道

▲古锁阳关

在黄河中游“几”字型拐弯处、中条山北边,由于4000至7000万年新生代地质运动形成的盐池是世界上三大天然硫酸钠盐湖之一,史称“河东盐池”。

据大量考古发现,已证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民族最早有文明活动遗迹的区域。河东盐池地处核心,其原始的天然形成、集体采捞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和“直根”。

在盐池东南部的中条山,有一低矮处,山体也薄,叫“薄山”,山口距山顶垂直高度不足600米,自古形成一条从盐池到黄河渡口、再通往洛河平原的天然小道。由于河东盐大量南运,途经“虞国”,于是古人便把中条山北口至黄河渡口这段路称为虞坂古盐道。随着时代变迁,现在所说的“虞坂古盐道”指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山口到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村的一段5公里沙石路。

相秋喜

盐道历史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因而成为人们争夺的重要资源。远古时期,中华民族三始祖之一的蚩尤率部落最早开发盐池,用盐与周围部族进行贸易而富甲天下,建古蚩尤城,引发原始部落征战。据说,从渭河平原过来的黄帝部落沿黄河向东扩展,占据洛河平原,在新郑建都后,联合炎帝部落渡黄河、过古道,进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战役——“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占据河东盐池,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孔子三朝记》:“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肢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梦溪笔谈》:“解州盐泽……卤色正赤,在阪泉下,俚俗谓之蚩尤血。”《河东盐法备览》记载:“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

传说,唐尧时开凿此路,当地有“虞坂古道伍丁开”之说。《尧典》记载:尧开天辟地,第一次走出“观天象、定历法”四方巡守之路。尧经此路,到中条山南边的棋山(现平陆县三门乡张家庄村北),寻访贤人许由、巢父无果,躺在“天子床”休息。“尧妻舜以嫔于虞坂者也”(安邑县志),登条山望着白茫茫的盐池而吟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山西历史地名录》记载:“虞坂……相传舜曾建都之处。”尧舜开辟的“四裔”之道,唯有这里可以寻到遗迹。

禹都安邑。《禹贡》记载,大禹以都城安邑为中心,开通天下九州的贡道,其中向南经虞坂达陪尾山(湖北鸡公山)。华夏八州(除冀州)各种手工品、天然产品等贡品达60种。《夏本纪》记载:少康(过虞坂)复归安邑。夏桀荒政,杀直谏忠臣关龙逄(中华第一忠臣,冢在安邑)。商汤过虞坂,战(桀)于鸣条。

商朝中心区域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几省相连处,食盐由河东盐池供应,虞坂成为运盐主要通道。武丁时,中国第一圣人傅说,在虞岩(虞坂南段)修虞坂古道时发明版筑术,被商王重用,才有了历史上的“武丁中兴”。

西周时,周穆王巡视天下,《穆天子传》记载:“戌子,临盬……天子自盐池登薄山之阪,乃宿于虞。”春秋时,晋献公因盐而强,公元前658年、655年演绎“假虞伐虢”的历史故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视盐业而富国,问鼎中原,史载千辆盐车换铜。从此,晋国称霸延续近200年。战国时,魏国据盐池而为“战国七雄”之一;后败于秦,将河东盐池划为秦国,逐渐走向衰落。

秦汉之后,盐铁“国营”。汉代全国28郡设置33个盐政,河东郡盐官称河东均输长,居全国盐官之首。唐大历年间,河东盐税150万缗,占全国盐税四分之一、全国税收八分之一。唐代河东盐“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大部分及甘肃一部分。北宋庆历至嘉佑间范祥对河东盐政改革,实行“钞引法”,催生一批从河东盐池起家的山西商人。明清设立驿道,虞坂古盐道成为三晋通往河南的主要盐运官道。清朝末年,河东潞盐范围缩小,但仍然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黄河南岸会兴镇位于茅津渡对面,历来是河东盐运往秦、豫等地的重要集散地。运城解放后,1949年“安邑潞盐运销公司”主管晋、秦、豫三省潞盐运销,会兴镇转运站专管河南省的潞盐运销。

文物古迹

现有虞坂古盐道“青石槽”是明代运盐御史张士隆最后一次大修的,清代也有修补,基本上保持明代原貌。《安邑县志》载:“虞坂,一名盐坂……在昔虽为南北通道,而石崖险峻,车不方轨,俗名青石槽。明(运盐)御史张士隆凿修,槽平始通盐车,深一丈,阔倍之,行旅大悦。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车,上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即此地也。”目前,还有饮马池、十八盘、伯乐庙、胶泥洞、土地庙、石阴洞、天子床、刘娘泉、逃沟、坪头铺等遗迹。明代张士隆《青石槽》:“禹凿开虞道,虞关借石岑。汗牛前事古,策马近行吟。泉蹬留天险,槐亭动夕阴。我惭空石志,谁识仰鸣心。”

瓦罐庙建筑群位于青石槽北端,发现有元代之前建筑用砖。从新挖掘的石碑看,这里有天佛洞、文公祠、历山老母洞、韦陀殿、龙王庙、药王祠、土地庙、虫王庙等,遗迹明显。《重修中条山天佛洞碑记》(1845):“(安)邑条山之坳旧有天佛洞一所,庙貌崇伟,法像庄严,居形胜之地,为坐镇之雄,固非徒壮观瞻已也。且地当孔道,南北辐辏,络绎不绝,蒙福庇兮,无远弗届,求法门者有感辄灵。以故香烟甚盛,入庙拜瞻者无虚日,实兹山之关锁,一方之保,山势险峻,风狂雨骤,非他处可比。”明正德八年(1513)张士隆任河东巡盐御史,重修古盐道后,设立盐运“管理站”,负责收税、护路、维修、治安等职责。这里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收税站,直到日军占领运城之前,还设有“十长”收盐税。

周围许多窑洞属于居民区。1938年3月日军占领安邑、运城之后,抗日部队沿古盐道撤退到中条山上,日军扫荡时烧毁了包括瓦罐庙建筑群在内的所有房屋。1957年,209国道从夏县庙前镇通过,虞坂古盐道废弃,成为村民上山通道。1958年,农村成立合作社,磨河村建计工房,担走了部分砖。1964年上月村建“社教桥”,又拉走了很多石碑。

锁阳关是古盐道最窄处,依靠悬崖绝壁和深沟大壑而建造的重要军事关口,历来兵事活动中,此乃虞坂咽喉所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春秋时,锁阳关是虞国和晋国的分界线。公元前658年、655年晋献公借道虞坂讨伐虢国、灭了虞国,留下了“假虞伐虢”“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屈马之乘”“垂棘之璧”等成语。明代重建时,门洞南上方石刻“古锁阳关”,对联“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亭亭罗保障北护虞洲”;北口右下原树“虞晋分野,平安通衢”石碑,署“大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河东卫戍使重建”;毁于抗日战争,日寇扫荡。2006年,在原址上进行了复修。元代王思诚《虞坂》:“骥负盐车逢伯乐,贤佣版筑遇殷宗。但闻虞虢亡唇事,不见巢由洗耳踪。”

伯乐相马

春秋时郜国士人孙阳,少有大志,擅长相马、驯马。他听说“虞公好马”,就离开家乡,投身虞国,被派到虞坂古盐道选马。几番辛苦往返,终于有一天在盐车下发现一匹好马,用十倍价格十两黄金买得,经过几个月训练后成为千里马,献给虞公。虞公对千里马十分喜爱,却对发现千里马的年轻人孙阳渐行渐远、置之不理。孙阳没有被虞国重用,又投身秦国。他的才能被秦穆公发现,封为“伯乐将军”,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从此,伯乐孙阳名扬天下。

《战国策·楚策》记载一位叫汗明的士见楚国尊贤重士的春申君,用伯乐相马的故事推荐自己,“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即太行山支脉中条山)。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唐代文学大家韩愈《马说》一文,使伯乐相马故事世代传颂、妇孺皆知。伯乐相马故事发生在虞坂古盐道,历史上毫无争议。古道上曾建有伯乐庙,引来无数学子争相祭拜,清末因颓废而坍塌,现遗迹难寻。

新中国成立前,东郭镇城墙南门门洞上方建有伯乐庙,庙内塑有伯乐相马涂彩泥像,香火很盛,可惜毁于战火。门洞和城墙于上世纪70年代规划给村民宅院,遗迹尚在。1972年,《山西日报》曾有一整版文章《伯乐相马在东郭》。东郭镇位于虞坂古盐道北口,历来是河东盐南运的重要集散地,俗称“旱码头”,盐店、商铺比比皆是,现留下的地名有骆驼场、马市、圈地、大圈、小圈等。想当年,孙阳多次来到东郭马市和驮队选马无果,后来在虞坂古道发现千里马。孙阳不被虞公重用,想去秦国又无盘缠,就来到马市,帮人选马挣佣金,留下来“一顾价增”或“价增一顾”“冀北空群”等成语。

开发保护

虞坂古盐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人工开凿的道路,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公路的活化石。它既是有迹可循的最早官道,又是最古老的运盐道路。

2004年,虞坂古盐道申报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盐湖区政府拓宽改造了市区通往虞坂古盐道的旅游公路,并完成两侧绿化。2019年,盐湖区委将东郭镇确定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城镇,投资建设南山运动公园、植物园、鸭子池湿地公园,以及九龙山自然风景区的提升改造。为了配合交通部门实施“交通强国”计划,将对虞坂古盐道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复明代“交通站”“收费站”、驿站、伯乐庙、文公祠等古建,展现我国交通发展史和运盐史,并联合文旅部门策划“虞坂古盐道——解洲关帝庙旅游风景线规划方案”,实行“交通+旅游+文化”,对虞坂古盐道进行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