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中国古人童年多幸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5-28

▲斗草图


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在此预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儿童节快乐,永葆童心!

那么,在我国古代没有“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就无节可过呢?其实,虽然古代没有“六一”节,但那时的孩子们每年至少可以享受4个“儿童节”。古代的儿童不但有这么多节日,且玩的游戏文艺范儿十足。

一年四季都有“儿童节”

第一个“儿童节”在春天,是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的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上巳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可见在当时,上巳节是极受人们欢迎的,其主题是游春。而在庆祝节日的人群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童子”们了!

他们踏青、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风筝……把这个节日过得欢快,不亦乐乎。

第二个“儿童节”是夏天,是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矢中节、天长节。自汉朝以来,大多将节日定在农历五月初五,直到今日也没有变动,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当然,最活跃的、最开心的还是孩子们,他们胸前挂着一大串香甜的糯米粽子,后背背个用红布制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雄黄、艾香等物的小袋子,胳膊上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结或丝络的“长命缕”,一群一伙地聚在河边斗草戏、放纸船,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河中心大人们赛着的龙舟。

第三个“儿童节”在秋天,就是月如玉盘、秋高气爽的中秋节。李白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都曾把月亮当作盘子,何况那些只知道数星星、看月亮的顽童?

中秋佳节,大人们走亲访友、祭天拜月,忙得焦头烂额,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极享受的节日:有月饼吃、有兔儿爷玩,还有的“童子”秉承大人们的传教,在中秋之夜,成群结队开展祈子活动(偷瓜送子),即去人家瓜田里偷一个南瓜或冬瓜,用颜料在上面画上眉目口鼻,酷似一个娃娃脸。然后燃起灯笼火把,给新婚夫妇或娶媳妇数年不育的人家送去。

通常由抱瓜者直接送进这户人家的卧室内,置瓜床上,用被子盖住,哪怕这瓜拖泥带水、弄脏被褥,求子心切的主人也不得恼怒,反过来还得盛情款待这些送瓜“童子”,以糖果点心或小钱回报。这只瓜得让主妇剖食,寓意可怀孕生子。还有的“童子”趁着明月在房前屋后躲猫猫,着实幸福得很。

第四个“儿童节”自然便是举国欢庆、欢天喜地的春节了。虽然这个节日不论天南地北,也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开心快活得很,但最快乐的仍然还是孩子们。吃糖果、放爆竹、点焰火、逛戏场、看龙灯……要是能有个手巧的长辈做一盏《满堂红》的小红灯笼提着,那便成了孩子堆里的焦点人物,整个春节便可以享受同伴们艳羡的目光了。

斗草:富有文艺范儿的儿童游戏

斗草是个超级经典的游戏,文斗就是去找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看谁找到的品种最多、最奇葩,而且还都知道名字,就算赢,如果能找到一种大家都不认识的花,简直可以当上孩子王。

很多文人一把年纪了还去玩斗草,比如大文人晏殊就写诗“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他玩的就是这种文斗。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的那天,各种小丫头去摘花草玩,她们玩的也是这种文斗。

这些文人玩法更高级,花的名字还要对仗才行,比如一个人找了“观音柳”,你就得拿出“罗汉松”,有“金盏草”就要对“玉簪花”,如果自己找的花里没有能对上号的就输了。

有些斗草就比较简单粗暴,就是比谁找的草硬,两人把找来的草勾在一起扯,谁的断了谁就输。

现在的孩子还在玩这种斗草。体育课的时候,一定有一群孩子在拔草,扯。但是玩文斗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其实文斗才是斗草的意义所在,文斗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体会自然奥秘与丰富多彩,同时还能增加文化修养,体会汉语文字的魅力。

如果带孩子去公园里玩,虽然不能随意摘花,但是带孩子去认识花花草草,去体会自然和文字的美,一定是一次很棒的美学教育。

流传至今的经典传统游戏

当然,也有一些经典传统游戏,是我们今天还在玩的,比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

从一些古人的画作和瓷器中可以看出,这些游戏由来已久、经久不衰。

其实我们很多游戏已经玩了几千年,我们和这些古代的孩子并没有那么遥远。如果要说我们的游戏和当时有什么不同,也许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古代的孩子们更接近自然,不论是斗草还是捉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在游戏中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甚至推枣磨都是用水果做的游戏。

第二是古代的孩子们会在游戏中体会文化,斗草时的花名对仗,木偶戏中的历史故事。然而,今天的孩子大多只能坐在教室里学。(《上海法治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