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1-12
本报讯(记者 董战轩)近几年,果业特别是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向优势区集中,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品种改良让品质大幅上涨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逐年提高……伴随着这些变化,一些问题也相应滋生:老果区衰退、结构性鲜果卖难、品牌如何塑造……这些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难题。那么,如何深度挖掘果品产业效益,从专业的角度打造育种、种植、营销、品牌建立等各个环节的良性循环?问绕着这些问题,11月11日,果业发展论坛峰会在临猗县会展中心举行。
在当天的果业发展论坛峰会上,国家苹果技术工程中心产业部主任杨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国家果蔬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郑晓冬、华圣果业集团宝鸡分公司总经理史继东、福来品牌营销咨询机构创意总监由海等专家学者和临猗县的果业发展带头人、销售代表献计献策,为与会人员奉上了一场果业发展的“知识盛宴”。会上,大家围绕果业现代化发展这一主题,阐述了果品生产的新路径、新办法,并分享了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典型案例,给与会人员献上了一堂理论结合实践的果业发展课程。
临猗是全国最大的果品种植县之一,全县果品种植面积达110万亩,经过60年的发展,果业已成为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县在果业发展中提出了打造“运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的发展理念,成功申报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果品结构更加科学,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管理模式持续创新,出口总量连年攀升,迎来了临猗果业“二次振兴”。此次果业发展论坛峰会的举办是临猗积极贯彻“打造省级农产品出口平台”战略,助推”运城苹果”品牌打造,全力推进临猗现代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动引导辖区内果品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新渠道。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