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崔松良时间:2019-09-28
金秋的早晨,一轮红日徐徐升起,照在了垣曲城郊森林公园。市民们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结伴散步,绿茵场上年轻人你追我赶踢足球,好一幅快乐健身图。这一景象是该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缩影和写照。
绿色环境,为城乡增“颜值”
垣曲作为山区县,林木茂盛,植被较好。为了让城乡再披上厚厚的“绿装”,该县坚持不懈实施植树增绿工程,扎实推进大规模的国土绿化,提升了城乡“颜值”。
“只有全民动员多栽树、多播绿,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说。
围绕森林城市建设,该县千方百计在人们的身边“增绿”。目前,城区绿化总面积达330.56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10.5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64%,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3%。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在摘得“省级园林县城”的基础上,今年争取跨入“国家级园林县城”行列。
按照“先绿化,后配套”的原则,兴建了总面积1400多亩的垣曲城郊森林公园,现已栽植树木125种8万余株,绿地率达到82%以上。公园内乡土植物园、牡丹园、梅花园、竹园、采摘园及民俗文化广场、足球场、自行车道等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良好场所。此外,县城还有绿树成荫、四季有花的滨河公园以及5个游园,正在建设中的舜乡公园,不久后即可对外开放。
建设亳清河县城段“绿色长廊”,是垣曲县打造绿色环境的又一举措。昔日乱石滚滚、污水横流、洪水泛滥的一条“臭水河”,经过分段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打坝防洪和绿化工程,现已治理2.1公里,成为集生态景观、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生态河”,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今年,该县又启动了县城段1.4公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北伸工程,对亳清河长直至王茅段的河道也开始了综合治理。
在打造绿色环境中,该县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公害处理厂相继建成使用。现在,该县乡乡都有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村村均有垃圾池、垃圾车和清洁队,环卫工成了城乡的“美容师”。另外,大力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并与创建星级文明户相结合。实施“厕所革命”,仅去年就高标准建起36个农村公厕,集中连片改厕1000余户。
近年来,该县农村有效开展了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道路绿化,仅近两年就完成退耕还林6.5万亩。全县21个造林队常年上山植树,成为生态建设的“播绿人”,443名护林员成为林木管护的坚强“卫士”。今年,该县围绕片林建设、村内绿化和庭院绿化,有42个村成为“森林村庄”,家园变“公园”,小游园成了新亮点,促进了乡村振兴。目前,该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绿色旅游,为观光添精彩
垣曲山清水秀,空气新鲜,被誉为“天然氧巴”。近年来,该县主打绿色旅游这张“生态牌”,新建和改造了新望、历山、亳清河、长毛等5条旅游路。历山舜王坪上的“百花园”、皇姑幔里的葱葱林木、望仙大峡谷中的三潭瀑布、黄河小浪底水库的碧水荡漾、南山上的成片红叶,无不成为垣曲绿色旅游的主旋律。
古城国家级湿地公园经过5年的生态开发与保护,环境大为改观,吸引了白天鹅、白鹭、黑鹳等十多种3万余只候鸟在此栖息。在古城湿地公园,该县多次举办了荷花节和消夏文化周,人气聚增,拉动了当地餐饮业和农产品销售。
随着“曙猿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左家湾康养小镇和望仙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及乡村游的兴起,必将促进“全景垣曲、全域旅游”建设和绿色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绿色经济,为发展添活力
在垣曲农村,近年来重点培育了一批“绿色产业”。其中,栽植优质核桃35万亩,成为全国核桃生产基地;种植花椒5万亩、水果2.2万亩、蔬菜5.85万亩、中药材2.75万亩、食用菌960万袋、养蜂5万群。
“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消费需要,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垣曲县县长麻军泽说。
目前,该县皋落乡的蔬菜基地、新城镇的香菇基地、英言乡的木耳基地、古城镇的杞柳基地、历山镇的葡萄基地等,已成为垣曲最具特色的农民增收“绿色产业”。
与此同时,昔日多为资源型的生产企业,现在逐步变成绿色低碳循环工业。在垣曲工业开发区,五龙镁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安装了环保设施,实现了焦炭煤气的循环利用。中条山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将排入尾矿库中的矿渣作为建材陶瓷制造原料,做到了变废为宝。在工业生产中,该县既注重产业循环链条的构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又舍得投入转型发展,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应用先进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全县涌现了一批“绿色企业”。
在绿色经济发展中,该县还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该县先后建起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新能源开发示范区,现已并网发电。购置的百台环保电动公交车,每天往返城乡,实现了绿色出行。持续推进“煤改气”和“煤改电”,城区集中供热基本达到全覆盖。同时,以“蓝天保卫战”、“清水行动”和“净土保卫战”为重点,开展了大气污染、水环境、土壤污染治理,全县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的垣曲,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不断提升。生态美、百姓富、实力强的垣曲小康社会建设,正在悄然变为现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