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祖国辉煌七十年 后稷故里枣红天

——稷山县第九届板枣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董战轩时间:2019-09-05

金秋九月,丰收在望。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板枣之乡”后稷故里稷山县将于9月9日举办第九届板枣文化节。日前,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了本届文化节的有关情况。

问:稷山县通过连续举办板枣文化节,有哪些获得感?

答:稷山县是农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摇篮,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特别提到了“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板枣种植在稷山已有数千年历史,是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在本届文化节之前,稷山县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金秋板枣文化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此平台,我们推广了板枣种植新技术,拓展了板枣新市场,并深度挖掘了传统农业的旅游文化元素,催生了观光农业这一新产业,有效推进了板枣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巩固了科技推广、文化惠民、农民增收、百姓得实惠、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为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稷山县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稷山调研时提出的“稷山应该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走在前面”的要求,按照市委“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的部署,找准稷山站位,作出稷山贡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稷山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要坚持走好“一产提品质创品牌”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板枣产业发展方面,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稷山板枣种植规模,提升板枣品质,打造板枣响亮品牌,让稷山板枣真正走向全国,造福稷山人民。这也是我们举办板枣文化节的目的和初衷。

问:近年来,稷山板枣的品牌效应已经凸显。请问贵县如何以千年板枣历史和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板枣产业?

答:我用3句话来概括。第一句是稷山板枣历史悠久。第二句是稷山板枣文产融合。第三句是稷山板枣造福于民。

稷山板枣历史悠久。板枣是稷山县一大地方特产,自三国曹魏时期就被列为贡品。板枣树在当地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至今境内犹存的1万余株千年枣树,也成为国内罕见、十分珍惜的自然文化遗产。“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这是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7年)时任稷山知县薛一印对千年板枣的生动描写。早在1957年,稷山板枣就进入国际市场;1961年在全省农博会上从116种红枣中脱颖而出,荣获桂冠;1970年参加广交会,远销北美、东南亚等地;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并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被评为红枣之首,列入国宴食品;1986年获全国首届农博会最高奖;1993年获山西省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全国林博会金奖;1996年获北京全国食博会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获北京国际食博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在山东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又获金奖,稷山县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稷山板枣文产融合。近年来,稷山县立足后稷农耕文化源头,坚持“一产提品质创品牌、二产促升级增效益、三产挖潜力壮规模”,积极对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文化”类别,打好板枣文化牌。稷山县委、县政府把板枣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顶层设计,高起点规划,绘制了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宏伟蓝图,充分发挥政策引领、资金撬动、项目带动作用,将现代农业要素向板枣开发改造项目聚集,通过大宣传、大培训、大观摩等活动大力提升板枣生产科技水平,大力推进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特别是位于稷山城郊的5万亩板枣观光示范基地是稷山最具代表性的板枣文化名片。观光园有遗存的唐代千年枣王、唐枣园、高欢寨、老龙川等历史景观,与新建的清风园、君子道、仙侣园、秋霞林、童趣园、采摘园、秋霞楼等现代景区相映成趣,使文物景点、自然风光、名优特产相得益彰,集生态观光、田园采摘、休闲娱乐、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各种功能于一身,整个观光园生态现代、大气磅礴,是观光旅游的绝佳之地。2017年,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获批建设国家板枣公园,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林木专业类公园。今年,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又入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古老的稷山板枣产业,已经走出了国门,正昂首阔步迈向世界。

稷山板枣造福于民。为进一步提升板枣品质,创优板枣品牌,稷山县响亮提出了打造“全国板枣生产销售加工基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实施“提品质创品牌“和“开拓市场抓营销”举措,强力推进新时代枣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板枣专业联合社,建立高标准示范园,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为依托,采取课堂与田间、点与面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及时为枣农提供关键管理信息,编制印发了《板枣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推广板枣管理新技术,重点解决黑斑、落果、裂果、储存等生产难题,加大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板枣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使板枣品质有效得到提升。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权威检测,稷山板枣富含维生素C和钙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尼麦角林、迷迭香酸、D来苏糖、利芒柄花素等医用成分,对人体抗炎抗菌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功能。同时,不断丰富“稷山板枣中国行”活动内涵,先后在北京、深圳、重庆和西安等地举办推介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如今,全县的板枣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板枣面积达15.3万亩,年产红枣5000万公斤,产值已达6亿元,枣农人均收入7800元。板枣产业已成为稷山枣农创富增收的“摇钱树”“聚宝盆”。

问:请问本届板枣文化节有什么特色?具体有哪些精彩看点?

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撂响稷山板枣响亮品牌,提高稷山板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稷山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祖国辉煌70年 后稷故里枣红天”为主题,于2019年9月9日至10日接续举办山西·稷山第九届板枣文化节。

本届板枣文化节突出大运城建设稷山站位,推进“四基地一名城”建设,着重宣传推介底蕴深厚的板枣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板枣产业,让稷山板枣这一地方品牌进一步走向全国,造福稷山人民。

本届文化节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一是开幕式。举办以“祖国辉煌70年,后稷故里枣红天”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二是以“板枣之乡,喜迎丰收”为主题的古贡枣园传统开杆仪式。三是以“后稷故里话丰年”为主题的海内外征联获奖作品展。四是以“寻找己亥枣王”为主题的第九届赛枣活动,评枣王、富枣农、兴枣业。五是“金融支持板枣产业、弘扬稷王农耕文化”文艺演出。六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讨会,诚邀专家学者共商枣业发展大计。七是北京稀罕网稷山板枣古树全国认领活动,扩大稷山板枣品牌知名度。八是国家板枣公园系列活动,包括鲜枣采摘、观赏枣乡民俗表演等项目。九是举办板枣文化节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十是组织畅游板枣公园“同城联盟杯”枣园健步走活动。十一是“迎国庆,话丰年”首届枣乡民俗美食节,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让人们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十二是第九届板枣文化节短视频大赛。

问:本届文化活动,稷山县如何做到办节既节俭热烈又成效显著?

答:我们将本着高效、热烈、开放、安全、节俭的原则,内聚外引,务实高效办好活动;创新平台,多种形式宣传特色;凝心聚力,大众参与激发热情;力求实效,多措并举扩大影响。

本届文化节,我们将用科技创新指导产业升级,用文化提升惠及民众生活,用招商引智聚集人才创业,用网商推广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举办文化节,我们将展示枣业发展成果,凝心聚力焕发激情,为打造稷王文化名城、建设幸福美丽稷山鼓劲加油。

可以预见,本届板枣文化节将是一届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新时代稷山高质量发展良好形象的文化节;将是一届为民务实、开创新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服务群众的文化节;将是一届客商云集、合作交流、文产互动、实现共赢,扩大稷山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广交各方朋友,造福广大群众的文化节。

最后,真诚欢迎各位宾朋在硕果累累丰收季节,相会相聚在华夏农耕文明最早发源地——稷山县,共庆祖国70华诞,游国家板枣公园,品千年枣树神韵,共建美好未来,实现发展共赢。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