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24

耐心救援
“多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太谢谢你们了!”11月5日上午,在运稷线某村门楼附近,一位老人的家属紧紧握着稷山县公安局翟店派出所民警的手,眼眶湿润、话语哽咽。这温情的一幕,源自一场惊心动魄却又充满温度的紧急救援,是警民携手守护生命安全的生动缩影。
当日8时许,翟店派出所接到110指令称,运稷线某村门楼附近,一名老人驾驶电动三轮车不慎坠入路边沟渠。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指令到达的瞬间,民辅警便拎起应急救援装备飞速奔向警车,发动、掉头、鸣笛,一气呵成。仅用短短几分钟,民辅警便到达了现场。
赶到现场后,民辅警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老人躺在沟边草丛中,衣物沾满泥土,身后的电动三轮车侧翻在沟渠里,车轮仍在缓慢转动,似乎随时可能再次滑落。沟边泥土湿滑,一旦救援不慎,极易产生危险。
民辅警顾不得泥污,立即翻下沟渠,蹲在老人身旁轻声询问情况。“就……就是头疼,有点晕,身上不疼……”老人语气虚弱,声音断断续续,脸色苍白,眼中带着明显惊慌。民辅警发现老人头部有擦伤,且年事已高,如果贸然移动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别着急大爷,我们在这儿,有我们呢。”一句温和的安抚,稳定了老人的情绪。民辅警随即脱下衣物,小心垫在老人身下减少摩擦,又快速环顾周围环境,评估最安全的救助方式。经过判断,民辅警决定先将侧翻车辆挪走,再搀扶老人转移。

合力推车
就在民辅警准备行动时,几名路过的热心村民也纷纷上前帮忙。“来,一二三,慢点慢点!”沟渠边呼喊声此起彼伏。有人举车把、有人抬车尾、有人清理地面障碍,民辅警与村民配合默契,把电动三轮车平稳移到路面安全位置。随后,民辅警返回沟边,双手托稳老人肩背,在村民协助下一步一步将老人搀扶至平地。
经了解,老人今年82岁,当天清晨突发头晕,导致电动三轮车失控。幸运的是,民辅警救援及时,事故没有造成严重伤害。老人稍作休息后状态逐渐好转,自述身体无大碍。民辅警立即联系老人家属并在原地陪护,直到家属赶到,又再三叮嘱老人尽快前往医院检查,避免隐匿伤情。
离开前,老人家属一遍遍握着民警的手说“谢谢”,话语普通,却极其真挚。一次救援,一份信任;一次伸手,一份守护。正是每一次及时、有温度的回应,警民之间的情感不断加深,让平安底色更厚实、更明亮。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张蕊彤
记者感言
面对家属真挚的感谢,翟店派出所民辅警表示,救人是职责所在,更是本能反应。回想起当时的救援,民辅警表示感触颇深。沟渠湿滑、地势危险、老人虚弱,他们清楚,只要动作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救援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也是一场与风险的博弈。不过,只要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往前冲”几乎是所有民辅警的共同反应,不需要指令、不需要犹豫。
他们也深深记得,几位村民毫不犹豫上前协助——没有名字,没有多余语言,只是一起使劲救人。那一刻,大家不是旁观者与救援者,而是生命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一名民警坦言:“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一个人在救援,而是大家一起在守护。”
谈及这次事件,民辅警说得最多的是“希望老人没事”。他们关心的是伤口是否恢复、老人是否还能安心地出门。他们也深知,每一次救助换回的不是一句感谢,而是群众最真切的信任。
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