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绛县:深耕“党建田” 收获“产业果”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2

本报讯(记者 邢智轩)今年以来,绛县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抓手,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县域特色资源禀赋,科学研判各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资源为依托、实效为导向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高山荒沟曾是制约古绛镇涑水新村发展的主要难题。涑水新村村“两委”依托行政村合并的政策优势和毗邻县城的区位条件,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为突破口,将闲置院落改造成茶馆、特色饭馆等业态,打造青年创业基地;坚持“清拆改种建”综合治理,实施环村主干道硬化亮化,沿路配套建设采摘园、小广场,整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锚定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建设越野摩托车场地、农耕展馆、露营基地等,升级改造涑水山庄农家乐、垂钓池,全面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郝庄乡永青村党支部聚焦山药产业发展,牵头创办合作社,注册“永青村”商标,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为进一步扩大优势,永青村联合周边村共同成立山西千振农业开发公司,利用巩固衔接扶持资金建设高标准山药加工厂,既解决周边村土地紧张、缺乏项目的局限,也缓解了永青村项目发展投入不足的难题。在带动增收方面,永青村通过加工厂吸纳就业、推广种植技术、发展配套服务创造零工岗位等,有效实现了“联农带农”、双向增收。

大交镇大交村党支部依托优良的水土条件,积极引进先进草莓育苗技术,建成智慧化育苗基地,配备风机、水帘控温系统及水肥一体化设施,成功打造了富硒草莓特色品牌,深受市场认可。党员干部带头掌握基质栽培与精准滴灌技术,试点推广“高架草莓”立体种植模式,在提升草莓效益的同时,带动采摘体验和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