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1
11月8日,新绛县万安仙合作社会议室内,一枚色泽红润的油桃静静陈列于中央。这颗承载着当地30余年农耕记忆的果实,见证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新绛县油桃产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50余名油桃种植大户与县农业农村局、万安镇、阳王镇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宣告华北最大连片油桃基地告别“单打独斗”,迈入“抱团发展”的全新阶段。
此次协会成立的缘起,可追溯至今年2月的一次田间调研。新绛县主要负责人在万安仙合作社考察时,精准洞察到当地油桃产业“规模大但散、品牌响但弱”的核心痛点,随即提出成立行业协会的构想,希望以组织化力量破解发展瓶颈。在该县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局及乡镇党委、政府的联合推动下,历经6个月筹备协调,这一构想终成现实。
作为新绛县县域经济的“甜蜜支柱”,油桃产业已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如今,7万亩种植基地绵延于万安镇、阳王镇等区域,年产油桃21万吨,年产值突破6亿元,产品不仅覆盖全国各大城市,更远销俄罗斯、阿联酋等7个国家,获得10余个质量认证品牌。然而,分散种植带来的恶性竞争、信息不对称、议价能力薄弱等问题,始终是制约产业升级的“隐形门槛”。
“过去卖桃靠吆喝,现在有了协会当‘娘家’,咱们腰杆更硬了。”新当选的协会会长崔振虎坦言。此次选举产生的第一届组织机构中,既有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骨干,也有技术精湛的种植能手,22名农业经营主体代表构成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根据规划,协会将重点搭建技术交流、市场对接、政策传导三大平台,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开展技术培训、整合产销资源,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协会是政府与果农的桥梁纽带,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为协会提供政策倾斜与技术赋能,全力支持其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万安镇、阳王镇负责人也表示,将配套建设仓储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突围”,新绛油桃产业的转型,正是县域特色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随着协会正式运作,这颗黄土坡上的“致富果”,正以组织化、规范化之力,向着全国知名品牌的目标稳步迈进,为新绛县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强劲的“甜蜜动力”。
杨建义 卫世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