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画室、花室、摄影棚”三元一体——

一间花画工作室的“空间魔法”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05

绘画空间

当140平方米的空间同时承载画室、花室与摄影棚,会产生怎样的新体验?在城市商业空间成本较高的当下,位于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附近一家名为“南熙花画”的美学工作室,用“一空间多场景”的运营思路,将空间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里,美术创作的颜料香、鲜花的自然气息与摄影布景的氛围感完美融合,既满足了文艺爱好者的创作需求,也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打卡圣地”。

美学为线,串起多元场景

走进中心城区银湖东街北二巷巷口的南熙花画工作室,视线瞬间被“折叠”的空间惊喜填满:墙面上错落悬挂着色彩浓烈的油画作品,画架旁的石膏像与花艺装置形成古典与柔美的呼应;红色丝绒幕布与白色纱幔勾勒出复古摄影角,桌上的烛台、干花与珍珠装饰,随手一拍便是法式复古大片;另一侧的花材区,新鲜玫瑰与尤加利叶在透明容器中舒展,既能作为绘画素材,也能直接打包成花束带走。

“空间不大,但每一寸都‘物尽其用’。”主理人南熙说,她的合伙人啵啵是一名花艺师,最初,她们只是想开一间小型花画室,但发现周边年轻人对“高颜值打卡地”的需求同样旺盛,便决定用“艺术美学”串联起画室、花室与摄影场景。

这种“一物多用”的设计,让空间在不同时段切换身份:白天是画室,学员在这里临摹风景;下午是花室,顾客挑选花材搭配花束;傍晚则变身为摄影棚,穿着各种特色服装的人们在画框与花簇间定格画面。

成本降低,解锁品质体验

南熙介绍,为满足更多人对美感体验的需求,近期,工作室也推出了一场“双11”活动,其中,“9.9元进店纯拍照”的福利一度刷爆社交平台。“仅需一杯奶茶的价格,就能解锁全场油画、花艺、复古家具等道具。这里还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免费指导构图,非常棒的体验!”与好姐妹一起去拍洛丽塔风格美照的萌萌高兴地说。这一玩法,让原本服务于绘画学员的空间,变成了低成本高体验感的“共享摄影棚”。

啵啵介绍,她们会根据季节更换布景:秋天用焦糖色干花搭配油画里的盐湖美景;冬天则用白色纱幔与雪景画营造“冬日森林”氛围。这些低成本的场景更新,既能持续吸引顾客打卡,也让绘画学员每次来都有新的创作灵感。

空间的“极致利用”,也让消费场景实现了“双向引流”:来拍照的顾客,会被油画体验吸引,报名单次绘画课程;绘画学员完成作品后,又会购买花束搭配画作,在社交平台分享。这种“拍照-体验-消费”的闭环,让空间的价值远超传统单一业态店铺。

内容为王,激活空间价值

南熙花画工作室没有昂贵的装修,却用油画、鲜花与软装营造出“沉浸式艺术氛围”;没有庞大的团队,却用“一空间多场景”的模式,同时覆盖了绘画、花艺、摄影三类客群;没有高额的营销成本,却靠顾客自发的社交分享,形成了“打卡即传播”的流量效应。

正如一名常来的顾客所说:“这里不像店铺,更像朋友家的艺术客厅——既能画画放松,也能拍照记录生活,连带走的花束都是和今天的画搭配。”这种“有温度的复合空间”,正是小空间在当下商业环境中,实现“极致价值”的核心密码。

南熙花画的“空间魔法”,或许正在证明:商业空间的价值,从来不是由面积决定,而是由它能给用户带来多少“可感知的美好”决定。

记者 赵茜 文图

记者手记

南熙花画 用艺术美学解锁空间价值

走进南熙花画工作室,墙面的油画,既是学员的作品展示,也是摄影背景的“艺术软装”;花材区的鲜花,既是绘画写生的模特,也能现场制作成拍照道具;绘画用的画架,都被设计成可移动的装置,随手一摆就是摄影场景里的文艺元素。

“花画工作室的空间优势就是‘灵活’,我们不需要大场地的重装修,只需要用软装调整场景。”南熙表示。

画室、鲜花工作室、摄影棚——当有限的空间,既能承载艺术创作的浪漫,也能容纳生活美学的分享,“小”不再是限制,反而成了精准触达用户需求的优势。

在城市商业进入“精细化运营”的当下,南熙花画的案例,给小空间创业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聚焦“小而美”,用内容与美学激活空间的多元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的高品质体验。  记者 赵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