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8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秀峰)连日来,夏县在秋收进入收尾阶段后,迅速切换到秋种备战模式,在良种储备、农资供应、科技赋能等方面全面发力,积极推进科学秋种,为来年夏粮丰收筑牢基础。
9月以来,夏县遭遇持续降雨,导致土壤黏重、秋播推迟。面对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夏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提高播种面积,落实晚播小麦“四补一促”应变措施,发布“晚播技术明白纸”,并派出3支工作队和科技小分队深入乡镇村庄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和田间指导。
工作中,夏县突出“三抢”:抢晴收获,尽早腾茬,对土壤湿度偏大地块调集履带式收割机抢收玉米;抢排散墒,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根据土壤墒情开展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抢时播种,晚播应变,对墒情适宜地块,强化精细整地、扩大播种比例,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地块,选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种,同时坚持科学增施底肥,做到种子药剂处理全覆盖,杜绝“白籽下种”现象。
夏县胡张乡一家庭农场提前储备耐晚秋、抗逆性强的品种;水头镇系统储备3000余吨化肥、1000余吨麦种和两吨农药,并依托28个村级网点开展“点对点”农资配送;在瑶峰镇,镇村干部齐心协力,从县内县外调配百余台机械车辆,开展旋耕、施肥、播种一条龙作业。
目前,夏县正围绕34.2万亩冬小麦高质量播种的目标,采取“以种补晚、以肥补晚、以量补晚、以密补晚”的措施,努力打赢冬小麦播种这场硬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