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4
记者 李宏伟
“我感到很自豪,这一周学校的校名是我写的,每天上下学,看到自己写的校名悬挂在校门口,心里感到分外的高兴。”在芮城县东垆中心小学校门口,六年级学生贾欣睿高兴地说。
东垆中心小学地处芮城县东垆镇,是一所农村小学。近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书法教育,将书法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学校的书法氛围浓厚,师生们在书法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进步,成为芮城县书法教育特色校之一。
让每个孩子写一笔好字。一直以来,芮城县教体局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实施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即:写一笔好字、记一肚子好诗文、练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文章、读一卷好书,丰富学生内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尤其在“写一笔好字”方面,芮城县教育系统多年持续开展书写教育,创新书写育人模式。通过书写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书写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该县的书写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在芮城,校校翰墨飘香,生生自信成长,形成了书写教育的特色,铸就了芮城书写教育的金字招牌。

书法进课堂——规范书写打基础
“汉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同学们要学好汉字,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写字方法。初学汉字时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帖,不读帖的练字是无效的。在读帖时,要注意结构、笔画、轻重、占格等。”这是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一堂写字课上教师陈凯亮的教学场景。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如果孩子能在这段时间里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后就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写好字,不仅仅是书写能力的表现,更是培养孩子的专注、耐心和持之以恒的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基础。”对于书写教育,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校长焦卫泽深有体会。
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是书写教育特色校,该校坚持以“幸福”主题开发课程体系,创设书法教育课程,常态坚持,夯实“培、练、研、教、赛、评”一体化探索,逐步实现“一缕墨香养雅性,一笔好字筑幸福”的目标。
在教学中,实施“三结合”“六坚持”教育模式,“三结合”即与教师培训、教研相结合,培名师、出高徒;与主题竞赛相结合,激兴趣、固恒心;与多维评价相结合,开百花、释潜力。“六坚持”即坚持每天习字训练雷打不动;坚持每周一节书法指导课;坚持每月一次写字测评;坚持定期举行书法竞赛;坚持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坚持常态开展书法社团活动。如今,该校的书写教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先后荣获国家和省、市多项荣誉,目前已经成为芮城书写教育的一张名片。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书写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书写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凡。近年来,该县将书写教育与语文课堂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和写字能力。各学校积极抓好写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不断创新写字教学,培养学生了解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感知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促进书写教育不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示范引领,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分步演示书写过程,强调“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变化,同时结合口诀教学如“横平竖直,撇捺舒展”,帮助学生记忆书写要点。学生跟随老师节奏在田字格上临摹,教师逐一巡视指导,纠正握笔姿势三指捏笔,掌心留空,调整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用红笔圈出问题笔画,标注改进方向,教师巡回指导,有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助力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各学校还深入挖掘汉字和汉字书写所蕴含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语文学科知识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要达到基础目标和进阶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让学生掌握正确握笔姿势和坐姿,规范书写习惯;理解汉字间架结构,提升笔画连贯性。在教学中,教师们尤为重视学生的握笔姿势的教学,从三指捏笔的位置,到手腕的摆放角度,都进行细致讲解与纠正,并通过“握笔小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正确姿势,提高书写水平,提高自身素养。
师生同书写——夯实教育基础
“书法重在了解汉字的结构,在运笔中要注意姿势;要想写好字,还要不怕苦和累,多练习,多实践,多学习。”这是芮城县文化馆深入东垆中心小学开展的公益性文化艺术辅导——“书法进校园、进课堂”的场景。
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书法家们从用笔的提按讲起,讲到了提按动作的不同对笔画形状的影响,又联系到楷书和隶书的起源和不同风格的审美,让孩子从点画动作到书体审美基调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为东垆中心小学孩子们上了一堂书法特色课。
“书圣王羲之爱鹅,从鹅的步态、姿势等悟出书法的奥秘,而竖弯钩也被称为‘浮鹅钩’。”这是在七一示范小学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讲写字活动中,青年教师杨卓群分享的书法“竖弯钩”的历史经典故事。
让广大教师不仅会写字,还要会讲字,一笔一画皆是修炼,一点一滴皆是成长。本次赛讲写字活动,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又给青年教师提供了检验自身素质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活动以讲促学,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修养的意识,促进了学校书写教育的发展。
开展书法教育,教师是关键。写字教学要在全县全面铺开,必须打造一支优秀的书法教师团队。
为了有效解决书法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该县先后通过“改、训、帮、请、赛”等多种途径解决了这一难题。“改”就是动员有书法特长的教师改任专职或兼职教师。“训”就是组织教师定期培训,每年暑期县教研室都要对有书法基础的教师进行一级培训,回到学校进行二级培训。通过连续多年的培训,培养了骨干教师、打造了写字教师团队,基本形成校校都有专兼职写字教师的格局;“帮”就是发挥大校专职书法教师的作用,帮扶薄弱校,进行指导,共同进步。“请”就是聘请校外有专长的书法家或书法专业人员,对师生举办讲座,充分引进社会资源。“赛”就是通过青年教师“赛写字”活动,培育新的书法教育梯队。
通过多年来持续的培训,全县教师写字素养全面提升,“人人能写好字,人人能教好字”的教师团队也已逐步形成。
同时,芮城县教体局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书写教育在各学校蓬勃开展。为了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师生有出彩的机会,芮城县教体局坚持开展“亮比评”活动,以流动现场会的形式召开,一年一个学校作为主办校。在活动现场,全体教师现场写粉笔字,各个年级学生写钢笔字。师生现场写字,共同展示,综合评比,互相竞赛,形成了书写教育百花齐放的校园氛围。
芮城县被称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近年来,该县每年都要举办大规模的书画艺术节,借助这一盛典。县教体局开辟了“芮城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厅”,集中展示书写教育的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行师生书法竞赛。多年来,先后组织学校和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竞赛200余次,累计5000余人次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多达百余人。
初心育后人——二十余载薪火相传
芮城书写教育开始于2000年,二十多年来,芮城教育人一年接着一年做,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让书写教育惠泽广大学子,也成为芮城教育的金字品牌。
为了在全县持续开展好书写育人工程,多年来,芮城县教体局先后下发了《芮城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和《芮城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写字教学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全县教育系统形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针对学校书写教育进行评价督导,针对存在的“重说教不重落实、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结果不重过程”等问题,又相继出台了《写字教学十二条基本要求》《师生写字“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教师写字要做到“每天一练习、每周一培训、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考核、每学年一竞赛”;学生要做到“每天一练习、每周一指导、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测查、每学年一竞赛”。县教体局要求各校制度上墙,对照落实,确保写字教学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为写字教学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书写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科学评价。为了更好地开展书写教育,让书写教育有宗旨、有目标、有结果,该县积极做好书写教育教学的评价工作。
在教学评价中,实施“三结合”评价模式,一是将书面测试与专项测查相结合。每次书面测试每个学科都有10分的卷面分,教研室每学年都要对师生的写字素养进行专项测查,全县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纸张、专人评价,结果计入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成绩。二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县各校将教师练字作为学校每日常规检查的必查项,每日一打分,每周一公示,其结果计入教师年终绩效考核。每学期都要将写字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三是将远程管理与靠前指挥相结合。教研室专门建立“‘妙笔生花’——芮城写字微信群”,各级各类学校每周都要上传教师培训、师生练字、书法课、写字专栏等图片和小视频,教研室周统计、周通报。同时,县教体局教研室每次下乡听课,书法课必听、必评,提高了书法课堂教学效益。四是将分层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县教体局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每年教学工作会,县教体局对写字教学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专项表彰。
翰墨润素养,笔尖促成长。经过多年来多元化评价、多维度用力,全县教育系统各学校书写教学积极开展,成效显著。七一示范小学、南街小学、东垆中心小学等十余所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等。师生在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不断获得奖项,芮城县教体局多次被评为“书写大赛优秀团体”,先后迎接了全国各地的观摩学习。
“在孩子们成长的时期,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对于培养优良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芮城教育系统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书写教育,进一步创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重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教学育人的同时,做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推动书写教育持续、系统开展,让学生在认知、审美和人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孩子们的成长,推动芮城县书写教育再上新台阶,为芮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芮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林权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