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3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建义
10月22日早上,新绛县信合小区的广场上,一阵急促的鼓点响起。该县文化馆鼓乐队的老人们抡起鼓槌,一场“新风润古城 文明进万家”移风易俗节目巡演活动开启。
演员都是熟面孔。62岁居民卫巧爱,退休前是机关干部,她和另外两位老姐妹表演小品《高价彩礼》,演到“女方家长嫌彩礼少拍桌子”情节时,台下70岁的张大爷忍不住喊了句“现实”;居民薛彩霞的蒲剧戏歌《倡新声》刚起调,几个穿校服的孩子就跟着调子轻轻晃起脑袋。
节目里藏着“文明账”。舞蹈《丰收时节》跳的是农民增收时的喜悦,小合唱《文明新风吹》唱的是垃圾分类的好处,模特队走秀《新风秀时代》时,阿姨们手里举的牌子上写着“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以前说移风易俗,总觉得是开会讲大道理,现在看个小品、听段戏,就明白咋回事了。”68岁的退休教师张桂兰说,“刚看小品《高价彩礼》,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品里讲‘婚事新办’,我回去就跟儿子说,以后我孙女结婚,咱彩礼不多要,把钱花在小两口过日子上才实在。这节目不是唱高调,是真接地气。”
晨间的薄雾还未散尽,最后一个舞蹈《欢歌文明进万家》已然开跳,台上的老人和台下的观众跟着节奏拍手。这场没有华丽舞美的巡演活动,像一股新风吹到群众中间,也把“文明”二字悄悄种进了百姓的心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