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万荣县成功入选二○二五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从农及商 “破茧”领跑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1

记者 陈永年 特约通讯员 马逢春

9月24日,全国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商务部发布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万荣县榜上有名。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县的万荣县立足县域实际,以重塑三级流通体系、完善电商销售体系、升级多样消费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城乡需求提升、供给提升,线上扩容、线下扩能的县域商业体系,以县域商业创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重塑三级流通体系

实现“上得来,下得去”

金秋万荣、秋高气爽。黄河金三角农产品国际交易服务中心统仓共配中心忙碌依旧,快递网点在这里高效整合,实现集中分拣、统一调度、高效配送;鑫财源物流园区等仓储物流中心,智能分拣设备飞速运转;玉泉物流园区,多辆无人快递车忙碌穿梭……

一幅幅生动画面为农业大县织就无形的“保障网”,体现着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的发展成果。

流通体系,是连接城乡的“无形通道”。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来,万荣县通过拓网、建市、强点,在多领域、多层次重塑县域流通体系,实现了县域商品“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

“拓网”即拓展三级流通网络。在县级,建设万荣县快递物流统仓共配中心,实现统仓共配、商贸物流集散、智慧仓储平台等功能,配备无人生产线、快递车等,实现科技化、无人化、网络化;在乡镇,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其功能集农产品集散交易、批发零售、仓储配送、快递物流等功能于一体,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村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在农村,改造提升“夫妻店”、便民店,全县村级便民商店达到523家,覆盖率100%。

“建市”即建设专业交易市场。在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占地129亩黄河金三角农产品国际交易服务中心,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在苹果主产区,建设果品冷链物流中心,实现果品储藏、分拣、包装、销售一体化服务;在中药材主产区,建设中药材展示交易集散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中药材收储销售、产地加工、市场信息发布、交易服务;在香菇主产区,建设香菇综合交易市场,打造集生产、加工、交易、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市场,推动香菇产业全要素提升、全链条发展;在桃果主产区、小水果主产区,建设桃果批发市场、小水果商贸中心,推动万荣桃果、小水果产业提档升级。目前,该县共建成农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142个、商品交易市场5个、中药材交易市场6个,实现所有农产品品类、区域、功能全覆盖。 

“强点”即强化冷链仓储设施点。重点撬动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等三类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103个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库容量达到53.3万立方米。

万荣县委副书记、县长仪天亮说,万荣在多个领域建成多功能、立体化、链条式的流通体系,打通了县域、乡村商品流通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在仓储物流交易等方式上实现了新跃升。

完善电商销售体系

实现“走得出、卖得好”

在万荣县现代果业综合服务中心,运城市杨爱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贝贝正关注着屏幕上跳动的物流数据——刚采摘的水蜜桃经分拣、包装,正通过冷链车发往周边城市,系统显示“最快订单2小时08分送达”。

这个“00后”“创客”,在互联网领域,正带领团队用数字化为万荣新农村发展注入鲜活动能。从万荣田间地头新鲜产出的高质量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一个个“云端”,走向全国各地。

互联网经济被称为“云端上的经济”,只有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才能让城乡群众最大程度获利。万荣具备良好的电商基础,全县大力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创建了五种市场销售模式,打造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万荣模式”。

一是“出口平台+电商”模式。该县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有具备出口资质的果品企业、合作社15家。依托这些资源,该县对内加强农户标准化种植生产、运营管理,组织县内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进一步打开国外高端市场,并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广泛开展相关业务,助力万荣果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3万吨。

二是“产地市场+电商”模式。建成大中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6家、田间交易市场57座,遍布全县14个乡镇,年交易果品量达32万吨。产地市场与县内众多电商微商强化合作,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提升了农户与市场对接能力,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是“冷链物流+电商”模式。全县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全县年果品冷藏保鲜量达60.2万吨,其中苹果冷藏占比达79.4%,苹果清库后其他水果预冷占比20.6%,全县果品的低温处理率达到63.1%。目前,全县已有80余家果库在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开设了电商店铺,探索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模式,效果明显。

四是“龙头企业+电商”模式。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的农产品销售企业,目前,国内领先的果业数字化智慧供应链综合性企业陕西自然搭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落地该县,建成万荣数农中心,运营以来收储并通过网络销售苹果5000余吨;鹏凯果业、宏祥果业等龙头企业与电商合作,日发件量最高达1.5万件,带动苹果等农产品销售3000余万元。

五是“乡村e镇+电商”模式。该县汉薛镇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e镇,总投资2.2亿元,以苹果、桃、柿饼、香菇、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销售为主。截至目前,汉薛镇乡村e镇共新增市场主体73个,网络销售额2.4亿元。

万荣红富士苹果、果木香菇……这些特优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获得一波又一波巨大“流量”,在市场上“走得出、卖得好”。目前,全县每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农产品超8万吨,年销售额达8.4亿元,带动全县10万余人受益。

升级多样消费体系

实现“转得快、做得大”

走进万荣商业区锦里芳华古街,浓浓的汉唐古建风扑面而来,现场演示的效果图美轮美奂。项目负责人李继忠介绍,古街临河靠水、宜商宜居,是万荣县升级消费体系、打造消费新场景的重要项目;

里望乡商贸中心兼备农产品交易、快递物流送达、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成为全乡镇人流最多、功能最全、消费最活跃的场所;

……

万荣县以大项目为引领,以便民服务为着力点,以品牌价值提升为依托,多样化打造消费场景、升级消费体系,让资金转得快、企业做得大、群众得实惠、经济快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在飞云楼文化产业园建设中,万荣县充分利用通用机场落户万荣重大机遇,引进并配套开工建设了香江广场、希尔顿花园酒店、全季酒店、肯德基首店、锦里古街等一大批档次高、带动性强的商业项目,提升消费层级。支持商贸流通企业设立贸易总部,万荣易家生活购物广场和荣河“1+1”超市在运城市累计投资建设50余家大型商超,实现市县两级统一管理、集中配送,打造商贸流通领域的“万荣名片”。积极引导山西亮鑫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宏祥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股改挂牌,助推服务业提质增效。

以便民服务为着力点。打造香江小吃街、荣河路两条高标准餐饮街,全面提升居民消费品质。打造主题鲜明、亮点突出、功能互补的财富步行街、夜市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培育特色“名街区”;以“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到达便利店,10分钟到达超市、餐饮店,驱车15分钟到达购物中心”为目标,配置10个社区便民“微商圈”。万荣易家超市发展社区便民网点13家,满足居民便捷、时尚、特色、放心的消费需求,发展社区“微商圈”;围绕笑话广场、体育场等人流量较大的聚集区,设置固定摊位260个。集合万荣特色美食、妙趣夜市、传统美食、品牌饮品、潮流美食、儿童游乐等复合型业态,打造“都市霓虹 烟火万荣”北解休闲美食广场,助推全县“夜经济”全面开花,激发城市“烟火气”。

以品牌价值提升为依托。苹果和香菇是万荣县农业两大支柱产业。连年来,该县通过线下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线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直播带货等形式,推荐“万荣苹果”品牌,果品出口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荣苹果”荣获首批“山西标准”标识,万荣县获评“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万荣苹果”2025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7.54亿元,位列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29位。万荣年产果木香菇4000万棒、鲜香菇4万吨,年产值3.5亿元,带动农户增收超过1.2亿元,香菇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

万荣县委书记王飞说,万荣是农业大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离不开一个“农”字。下一步,万荣县要继续在农产品加工、开拓农产品高端市场上下功夫,提升附加值,让商业体系建设惠及更多城乡群众。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