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盐湖区多方联动送温暖——服务入乡野 关怀润民心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17

秋意渐浓,寒意初显,为民服务的暖流却持续涌动。10月14日,盐湖区民政局新一轮“服务送暖 民生入微”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在上郭乡拉开帷幕。

当天,在盐湖区民政局统筹指导下,盐湖区志愿者协会携手盐湖区乡镇(街道)民政工作服务站,联动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运城市锦鸿职业培训学校等社会力量,在上郭乡开展了一场集义诊、义剪、推拿、政策宣讲、入户慰问于一体的“民生盛宴”,让乡村百姓在家门口收获了满满的便利与温暖,也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照亮基层的暖阳。

入户慰问“情暖心”

精准帮扶“有温度”

“最近降温了,这是给您送的棉衣,您试试合不合身?”当天下午,盐湖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社工与志愿者组成的慰问小组,带着面粉、食用油、棉衣等物资,走进上郭乡5户困难家庭,开展精准帮扶。

慰问物资暖心间

在独居老人李改金家中,社工细心查看了取暖设备,帮着调试温度,还叮嘱“天冷要及时添衣,有困难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在低保户王道功家,志愿者不仅送上慰问物资,还陪着他聊家常,鼓励他保持积极心态。

“之前下雨的时候,村里就帮我检查过房屋。今天政府和志愿者又送来了棉衣,真是比亲人还贴心。”李改金拉着社工的手,眼眶微微泛红。这场入户慰问并非一次性的物资送达,而是基于前期对困难家庭的精准摸排——从雨天查看房屋安全,到降温前准备保暖衣物,盐湖区志愿者协会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提前一步”的关怀,让帮扶更有针对性、更有温度。

物质帮扶解“燃眉之急”,精神关怀暖“心灵之需”。每到一户,慰问小组都会耐心询问生活需求,倾听群众心声,用真诚的交流给予精神鼓励。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不仅让困难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更让他们收获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据盐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会继续对盐湖区内困难群众开展摸排,并分类进行帮扶、救助。

便民服务“接地气”

解决群众“急难愁”

“以前去城里看病得倒两趟车,今天在家门口就能让大医院的医生号脉,真是太方便了!”上郭乡年过七旬的王大爷刚测量完血压,拿着医生开的健康建议单,脸上满是欣慰。

活动现场,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的医护团队早早搭建好临时诊疗点,内科、骨科、中医科的医生耐心坐诊,从基础的血压血糖检测,到关节疼痛、慢性病调理的专业咨询,每一项服务都细致入微。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主动上前搀扶,帮忙填写信息、引导就诊,诊疗点前虽人多却井然有序。

义剪服务送上门

不远处的义剪区同样热闹非凡。理发师们带着全套工具,根据村民的年龄与喜好设计发型,剪刀翻飞间,原本略显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我这头发正好到了该剪的时候,今天志愿者上门服务,剪得还这么好看,太谢谢你们了!”刚剪完头发的李大婶对着镜子反复打量,笑容灿烂。

在推拿服务区,运城市锦鸿职业培训学校的师生们正用专业手法为村民缓解肩颈酸痛,从力度调整到穴位讲解,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专业与用心,不少村民体验后纷纷表示“浑身都轻松了”。

这些看似平常的便民服务,却精准戳中了乡村群众的“痛点”。对老年人、行动不便者而言,“看病远、理发难”是生活中的小难题,而此次活动将服务送到“家门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便利与关怀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政策宣讲“零距离”

推动服务“向前跑”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慈善捐赠需要注意什么?”活动现场,循环播放的政策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

为了让社会救助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真正走进乡村、贴近群众,盐湖区志愿者协会提前做足功课——将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的方言解说,录制成长短适宜的音频;精心设计宣传册,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呈现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安排志愿者在现场“一对一”讲解,对村民提出的疑问逐一解答。

“我家孩子是残疾人,之前一直不知道能申请补贴,今天听志愿者讲了才明白,我这就准备去办手续!”一名村民拿着宣传册,认真记录着关键信息。“我做手术捡了条命,也有残疾证,我也想咨询一下相关政策。”73岁的李文森说。

以往,不少村民因不了解政策,错失了应享有的福利,而此次政策宣讲打破了“信息壁垒”,通过“音频+手册+讲解”的立体模式,让政策从“纸上”走到“群众心里”。

政策宣讲进乡村

更重要的是,这场宣讲推动了服务理念的转变——从“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志愿者不仅主动解读政策,还引导村民关注自身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以前总觉得公益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帮邻居搭把手、给困难家庭捐点东西,都是做公益。”村民们的话语里,透着对“公益”的新理解。这场宣讲不仅让政策落地生根,更在乡村播下了“人人可公益、处处有慈善”的种子,为构建互助共济的乡村氛围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手记

这场活动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协同联动——民政局统筹指导、志愿者协会组织协调、医院与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方拧成一股绳,将志愿服务延伸至乡镇基层,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雨天查看困难群众房屋安全,到降温入户送棉衣;从“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到“零距离”的政策宣讲,盐湖区上郭乡的这场惠民志愿服务活动,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用一个个细微的举动、一次次真诚的关怀,诠释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根据盐湖区民政局工作安排,他们还将联合盐湖区志愿者协会等,继续聚焦乡村群众的需求,开展更多贴近民生的活动,让温暖与关怀如同暖阳,持续流淌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滋润每一位群众的心田。

 记者 陶登肖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