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7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秀峰)受持续阴雨天影响,夏县祁家河乡沟壑田块出现积水,道路泥泞不堪,给秋作物转运带来挑战。面对这一难题,该乡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通过跨区域协调,组织无人机开展吊运作业,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成功破解转运困境,为群众增收筑牢“防护网”。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根据山区实际,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抓好小麦、玉米生产的同时,规模发展连翘、牛角柿等“特”“优”种植产业,使其成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入秋以来,持续阴雨天气致使山区沟壑田块与主干道路之间泥泞难行,农用车辆无法进入,秋作物收获转运一度只能依靠人力肩挑背扛。
针对转运难题,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题研究并作出部署,从本县、平陆县及河南省三门峡市协调多台运输无人机,组建起一支高效的“空中突击队”。
这些“空中搬运工”翻山越岭,单次可承载75公斤玉米,仅需两分钟即可完成以往人力需半小时以上才能完成的转运路程。单机日运力达两吨,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以上,为村民抢收和农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无人机抢收行动,体现了该乡以科技赋能农业、精准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更是扎实做好“三秋”工作的生动实践。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