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夜访河东驿站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6

繁华的运城街头,有一个特别的场所,它们在夜幕降临后依然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为奔波劳碌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和临时的休憩。没错,它就是既像会客厅又像避风港的河东驿站。近期,记者利用夜晚时间走访了中心城区数座河东驿站,近距离融入市民朋友夜晚在驿站里的休闲时光。

温馨的港湾

夜幕降临,河东驿站的灯光准时亮起,为街头巷尾增添了一抹亮色及温馨。驿站之内,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摆放整齐的书架,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尽管已是夜晚,但这里依然有着旺盛的人气。

在河东驿站铺安街站里,记者遇到了一位郝姓外卖小哥,他刚刚结束了一单配送,趁着等单的间隙走进驿站。他熟练地接了一杯水,坐在角落的凳子上,拿出手机一边等单,一边回复家人、朋友的消息。“跑了一天的单,到这个时候人也累了、单也少了,所以就进来歇一歇,喝杯水,再给手机充个电。”他笑着说。        

  “驿站就像是在自己家里面一样。”环卫工人萧师傅这样感慨。萧师傅来自四川,已经在运城工作两年半了,刚来时身份证、手机全丢了,一时没办法租房子。“多亏了街头这么多的河东驿站,接点水、吃个饭,‘巴适’得很,甚至还在这里休息过几个晚上。”之后经人介绍,他找了份环卫保洁工作,又重新补办了身份证、手机卡,才在驿站附近租好了房子。“这里有WiFi、热水、充电器,我在这休息一会儿,还能在手机上看会电视剧。”萧师傅面前的小桌上放着一瓶水、一部正播着电视剧的手机,还有刚吃完饭没来得及收拾的一次性餐具。

民生的温度

河东驿站不仅是一个供人们休息的地方,更是一个提供多种便利服务的综合性场所。它为户外工作者、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提供暖心服务,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急救箱等基础设备,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渴可喝水、急可如厕、伤可用药,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需求。同时,还设有图书角,摆放了各类书籍和杂志,供人们免费借阅。

除了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还有不少下班后不愿早早回家的上班族,选择在这里度过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驿站吸引着他们在忙碌工作后调适性暂坐。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此暂坐,是他们舒缓情绪的有效方式。记者在河东驿站红旗东街站碰到了王先生,他是河东驿站的常客,正常情况下,他下班离开公司就会先来到这里。“这里环境比较安静,而且设备比较齐全,我会在这里给手机充电,也让自己放松放松。”王先生说。

在河东驿站中银路站,健康管理师薛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下班后经常来驿站门前的空地上锻炼,运动完就会到驿站里稍作休息。“这里环境很好,我有时还会带着孩子一起来。”薛女士笑着说,“驿站里有不少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图书,孩子也很喜欢在这里看书。”

在河东驿站河东东街站,记者巧遇第一次进入驿站休息的杨女士,她是驿站附近的居民,平常有路过,但没怎么注意。“今天是刚好散步,走到这里了,就想着进来体验一下。”在问到她体验之后的感受时,她说确实方便,让市民生活有了品质上的提升。她还提到,“因为这里靠近市中心医院,平常总能看到陪护病人的家属在这里休息。病房里空间有限,休息不好,能在这里待一会儿,心情会好很多”。

心灵的归宿

河东驿站的存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更传递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温暖。它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展示着城市对每一位个体的尊重和关爱。对于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来说,河东驿站是他们工作间隙的避风港,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一丝慰藉;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河东驿站是一个放松身心、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

在河东驿站解放北路站,人们会将驿站里的凳子临时搬到门口,坐在外面让自己在忙碌中得到片刻休憩;在河东驿站槐东路站,人们会坐在书架前的桌子旁,阅读从书架上随手可取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河东驿站中银路站,人们会聚在一起下象棋、跳广场舞,享受娱乐生活的乐趣。河东驿站就像沉默的守护者,用不间断的服务,守护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把“临时停靠”变成“温暖港湾”。

同时,河东驿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它为那些在城市中奋斗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寄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前跑单累了,只能在大街上找个地儿歇息。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驿站,我每次累了都会特意跑过来。这里不仅有热水,还有空调,环境特别舒适。尤其是夏天,外面比较热,我就坐在驿站里一边休息,一边等单。”一位闪送员笑着说。

河东驿站的夜晚,是城市生活中温暖而美好的一隅,它见证了人们的忙碌与疲惫,也传递着城市的关爱与温情。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汇聚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写照。“我之前去过的许多城市都没有这种驿站,希望河东驿站越做越好,为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萧师傅说。

(本报记者 郭瑞倩 实习生 续思颖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