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芮城县“四道加法”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5

本报讯(记者 邢智轩 通讯员 谷泽华)国庆假期,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紧紧围绕文旅服务主线,以“四道加法”举措,推动志愿服务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靠前”,全力营造文明、便捷、有温度的旅游环境,助力芮城文旅高质量发展。

在“动员+培训”方面,突出文旅服务专业性。统筹指导全县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开展。依托新媒体矩阵发布志愿服务倡议书,以温情话语与鲜活案例掀起社会参与热潮;联合团县委开展系统化培训,围绕服务规范、应急处置、景区知识等内容,对500名青年志愿者进行“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既扩大参与广度,更提升服务精度,让每一次志愿行动既有温度更有准度。

在“阵地+战线”方面,构建文旅服务网络。在游客最集中的永乐宫景区设立“志愿服务活动总站”,以总站为核心,打造集服务、休憩、补给于一体的“暖心港湾”;串联全县景区、交通枢纽、社区网格等站点,打破地域行业壁垒,构建“全域覆盖、协同联动”服务网络。通过“总站统筹、站点响应”机制,实现志愿力量“无处不在、随叫随到”,覆盖群众生活全场景。

在“社会+青年”方面,汇聚文旅服务合力。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领头雁”作用,上下贯通、部门协同、全员参与。强化社会协同,动员乡(镇)、社区及爱心协会、退役军人协会等社会组织,让社会力量找到价值落点;突出青年主角,以500名青年志愿者为核心,鼓励其在旅游讲解、应急支援等岗位担当作为,在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青年”双向发力,实现从“单向付出”到“双向成长”的转变,激活基层多元共治新活力。

在“宣传+服务”方面,实现文旅融合赋能。推动志愿行动从“单向传声”转向“双向互动”。志愿者既是“宣传员”,讲好芮城历史文化与旅游攻略;更是“服务员”,提供充电补给、路线规划、应急医疗等“微服务”,让游客既见芮城之美,更感芮城之暖。建立“每日复盘”机制,形成“服务—反馈—优化”闭环,让“芮城志愿”成为文明新名片。

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总结“四道加法”模式的经验做法,强化“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机制,进一步完善文旅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更好融入文旅发展大局,让“志愿红”成为芮城文旅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