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26
时维金秋,稷山叠翠。2025年9月21日,第四届后稷论坛于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板枣博物馆隆重启幕。本届论坛以“越千年·启新程:从农耕文明到农科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农业、文化、科技等领域众多嘉宾与专家学者,围绕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农业科技的突破与融合、产业价值的重塑与提升,展开了深入研讨与智慧碰撞,凝聚广泛共识,共绘发展蓝图。现将论坛成果发布如下:
回溯历史,后稷姬弃在这片沃土上树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辉煌篇章。近年来,稷山县持续深耕后稷文化,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后稷论坛、多届农耕文化专题研讨会,使古老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并逐步探索出“文化赋能农业、科技驱动产业”的县域发展新路径。
立足当下,论坛聚焦“文明溯源与时代应答”“科技破壁与产业升维”“市场重塑与价值实现”三大核心方向,与会嘉宾和专家贡献了诸多前瞻思考与可行方案。围绕“新时代稷山价值”,进一步明确了后稷文化从“文化遗产”向“经济资产”转化的逻辑与路径,确立了“文化+科技+产业”三元融合模式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意义;针对“从产品到科品的蝶变”,界定了“农科品”的核心技术特征与标准体系,梳理出育种、深加工、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前沿技术应用路径,并提出以“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破解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着眼“农科品价值实现”,精准识别大健康背景下的消费需求,规划了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构建了能够兼顾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的可持续价值链。
展望未来,为推动后稷精神落地生根、农耕文明历久弥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以下承诺:
1.坚守文化根脉,激活时代价值。持续开展后稷农耕文化的多学科、系统性研究,深入挖掘其当代内涵,借助创意与科技力量,将后稷文化IP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经济新动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耕文化标杆。
2.聚力科技突破,推动产业跃升。以“农科品”培育为核心,加快生物技术、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前沿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完善“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服务平台,畅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再到生产线的转化渠道,助力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化、科技化。
3.重塑市场生态,实现价值共享。精准响应消费者对功效、情感与身份认同的多元需求,加强稷山农业特优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构建“企业引领、合作社纽带、农户参与”的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升级成果惠及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4.深化开放合作,打造稷山样本。持续建强后稷论坛这一交流平台,拓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务实合作,推广“文化赋能、科技驱动”的稷山经验,为全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系,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复兴的重要支撑。稷山县将以本届论坛为新的起点,传承后稷薪火,勇担时代使命,携手谱写从农耕文明走向农科未来的崭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稷山力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