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9-25
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上。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外出旅游时出现的“舌尖上的浪费”,一直存在且少有关注。
在旅游途中稍一注意就会看到:旅游团过后,满桌都是剩下的米饭、面条、馒头,景区周边饭店里,时常有人点过量餐食,剩下大量鸡鸭鱼肉。据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和旅游城市300多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测算,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率接近13%,大型餐馆、游客群体更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希望各地尤其是旅游城市相关部门,把遏制餐饮浪费纳入常态化管理,从接待游客的餐馆和主要街巷入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文明用餐;建立完善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刚性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增强游客文明餐饮的意识。
对个人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生活习惯问题,也是一份应尽的社会责任。虽然旅途中会出现过于劳累胃口不佳,或因口味差异难以适应等情况,难免出现食物浪费,但仍应时刻牢记“粒粒皆辛苦”,不止在家里的餐桌上,外出旅行同样要勤俭节约、理性消费。
(胡文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