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临猗县嵋阳镇曹家营村以集体经济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农机托管”托起乡村振兴梦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8

秋日的古郇大地,果香粮丰,一派丰收景象。在临猗县嵋阳镇曹家营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玉米收割机穿梭作业,轰鸣声中,金黄的玉米堆满车仓。不远处,一台大型拖拉机正在旋耕整地,为小麦播种作准备。这繁忙有序的农耕场景,正是曹家营村以“农机托管”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曹家营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村情实际,充分发挥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的功能优势,以“农机托管”服务为主攻,以“集体100%股份”为主体,以“集体运营管理”为主线,走出了一条“集体办、集体管、集体干、集体花”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形成了“集体创收、村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支部引领“集体办”  找准增收“新赛道”

曹家营村位于嵋阳镇最南端,全村共辖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79户1183人,耕地面积236.2公顷,其中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种植面积90公顷,其余为冬枣、葡萄等经济作物。

与多数农村面临的情况一样,曹家营村也面临着农业生产人口老龄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趋势。“村里种地干活的基本都五六十岁以上,冬枣、葡萄费工费时不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玉米、小麦。”一村民说。

结合这一村情实际,曹家营村党支部经过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选准适合本地粮食生产的农机服务作为推动集体经济增收的方向,并于2023年成立曹家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先后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等各种农机具,逐步形成了集“耕、种、收、运、销”于一体的农机托管新业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

为保障规范运营,曹家营村党支部聚焦主导产业和关键环节,明确了服务范围,制定了服务标准,根据不同项目,明确作业价格。

规范经营“集体管”  管出集体“厚家底”

方向定了,合作社成立了,机械有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

曹家营村党支部通过走访讨论,最终决定由班子成员负责。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总负责人,统筹业务开展及财务签字审批;副主任负责农机经营管理、司机调动、维修保养、质量监督;会计负责收支入账,专户管理;作业人员从村民中精心选取、公开聘用,签订包含作业报酬、车辆保养、维修、耕种质量及作业事故等内容的协议。

规范运营,制度先行。为了规范管理,联合社制定了发展规划,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并纳入“一事一议”制度。同时,资产财务收支实行独立核算,每半年出具一次财务报告,收益的75%用于联合社后续发展基金,剩余25%的收益用于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管护。

“联合社成立以来,村干部使用机械不仅没有出现过‘迟交、少交、不交’费用的问题,还全部是义务服务,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村民们说,联合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群众做主、群众监督、群众受益的原则,定期张榜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确保资金用途的合法性、合理性。

多元服务“集体干”  激活农业“全链条”

“联合社为我们统一提供联系农资供应商、统一聘请农业专家、统一提供粮食晾晒场地、统一提供保管库房、统一联系客商、统一出售等服务,从种到收全程不用我们操心,本村村民还有优惠,真的是‘保姆式’托管。”说起联合社的农业托管服务,村民们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在农业托管服务中,联合社大力推行“保姆式、合作式、共赢式、点餐式、联户式”5种农机托管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精细化管理服务,实现让土地增效,让农户受益。

为扩大规模,联合社以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业的合作方式,吸收本村和周边村符合条件的农机车辆加入进来,实行统一管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通过“联合社+农机户”的方式,农业生产成本可节省约20%,实现增产20%左右。

“共赢式”托管服务以资金、技术、服务等为纽带,先后和下朝村、祁任村、上朝村签订了长期作业合同,推动服务领域拓展和服务链条延伸。“联户式”托管服务则通过引导农户自愿互换并地,实现联户经营、集中连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针对“边工边农”群体,联合社推行“多环节、单环节”托管服务,群众自行“点单”,联合社按需“派单”,满足群众生产多元化需求。

收益共享“集体花”  绘就振兴“新图景”

“2024年,曹家营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其中联合社经营性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曹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纪民表示,曹家营村始终遵循“村集体赚钱、全村人受益”的宗旨,联合社农机托管业务收益,除用于后续发展基金外,主要用于民生实事,建设和美乡村。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曹家营村先后修建防渗渠道10835米,硬化田间路11公里,建成小游园一个、健身广场一个,新建星级卫生室150平方米。精心打造的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场地,让群众生活更多彩、精神更丰富。为实现场地的多功能利用,曹家营村还为文化礼堂配置了红白事桌椅,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为村民节约资金5万余元。2024年,曹家营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补贴医保激励缴费每人50元,820人共计补贴41000元。2025年,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投资23万余元,对南阳自然村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绿化。

“目前,我们正在制定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拟用于医疗保障、教育帮扶、文化惠民等方面,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更广地惠及群众。”陈纪民说,成立联合社的初心就是要通过以集体为中心的“农机托管”模式,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村民生活富起来,让村庄面貌美起来,如今这些梦想正成为现实。

记者 韩维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