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如何上好体育这堂必修课?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7

记者 杜磊 陈怡霏


无体育,不教育。近日,第六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全国40位提名名单公布,运城市明远小学校长王宏斌成功入围,他也是本次山西省唯一入选的小学校长。此次入围在获得大家点赞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眼下,尽管体育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被一再提及,仍有不少学校以学生安全为由限制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存在体育课程被挤占或是以应试为准则而忽视体育锻炼的本质等多种情况,体育教育仍面临很多问题。

此次王宏斌的入围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项目组来到该校实地考察,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要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方式,锤炼生命的弹性,锻造生命的张力。

不跑不跳,何为学校?体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年的一场速度轮滑比赛中,小学生黄心妤在决赛时意外摔倒,她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站起来朝着终点奔去。“摔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快速爬起来。”黄心妤总结着赛场经验,也将其视作克服生活道路上的“重要法宝”。

对孩子们来说,运动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如今,我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体育课堂搬至运动馆、足球场、游泳池等场所,在体育运动中教会孩子们如何更好地面对失败、团结协作和勇敢拼搏。

“参加体育比赛的次数多了,我的身体更强壮了,也不怯场紧张了。”“虽然我输了比赛,但是和很多高手在一起切磋,认识了不少好朋友。”“在体育运动中,比拼的就是意志力,就是不服输、不放弃。”学生们纷纷表示。

小学生关明熠告诉记者,自从加入学校轮滑校队后,他从中获得了很多自信,未来也会一直坚持滑下去。

如何上好体育这堂必修课,一些学校也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今年以来,明远小学正式实施了“阳光课间2.0”革新计划,将原有的10分钟课间延长至15分钟,并优化了中午与下午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真正将“中小学生每日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号召落地。

据王宏斌介绍,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学校创编了《浪浪山》韵律操,将跳大绳、滚铁环等童年游戏引入课间活动,开设蹦床、游泳、冰雪等特色体育课程,大力发展校园体育竞赛,积极组织家长、师生参与到各级各类赛事中,把有潜力的学生送到省队、国家队接受专业训练,全方位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开展校园体育还需要有更多创新。当下,一些学校面临着场地紧张、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体育运动更要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一个足球场划分为多个踢球区,设置移动的球框;让孩子们参与到项目选择和规则制定中来,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可以与周边学校进行链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体育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相信未来,各学校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收获强壮的身体和坚韧的品格,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