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6
秋收时节,夏县南大里乡郭牛村青龙河上、中游搭建的3座桥车来车往,非常繁忙。一辆三轮车从桥上驶过,驾驶员老张喊了声:“任书记,这桥修得实在!”作为该县闻名的“实干书记”,任世强从2017年回村任职以来,8年如一日扎根乡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发展,将郭牛村一步步从“负债村”变为夏县乡村振兴先进村。
用脚板丈量民意
2017年当选郭牛村村委会主任后,任世强就拿着笔记本到各家各户征询大家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
“咱们村有几处巷道该修修了,一下雨根本没法走。”
“咱们与北大里村交界处那片,要想办法好好收拾一下,不然一下雨根本到不了地里!”
“咱们村东头那养羊的不知道能不能换个地,一进村一股羊屎味。”
“村里能不能想办法打上几眼井,现在浇地实在困难。”
……
一番走访,任世强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村民们提意见,村干部想办法。
要想富,先修路。任世强先从修路着手。“县里有‘村村通’项目,咱们争取。”几个月时间,他不知往县里跑了多少趟,白天协调立项争取配套资金,晚上组织村民商量集资问题。就这样,一件件实事在他的争取下,落到了实处,他也成了村民心中的“主心骨”。2021年,任世强成为郭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17年至今,8年时间里他带领村民完成了村中路(沙南线道)拓宽及铺油工程,共拆除路边房屋168间,硬化道路6.5公里;打深井6眼,铺设灌溉管道13000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000亩;在青龙河上、中游建了3座桥,安装防护栏杆598米;新建了青龙河公园及观景台;解决了多年党员活动室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房屋严重漏水问题;新开断头道路4条;高标准硬化党群服务中心广场500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道6029米;安装路灯98个,等等。
凭实干壮大经济
磨面车间内,机器轰鸣,白花花的面粉落入印有“郭牛福强”字样的布袋。“我们这面粉都是按老法子先经人工一遍遍淘洗,自然晾晒后,才送入磨面机,不加任何添加剂。”任世强向记者介绍。
前两年,县里鼓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郭牛村结合“清化收”工作,盘活集体土地资源210亩,种植小麦、玉米等。2022年8月,该村党支部注册成立郭牛富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收小麦、玉米,帮助村民销售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该村投资190万元建成磨面车间和粮食烘干车间,注册成立夏县郭牛福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面粉车间可日加工面粉1500余公斤,主要供本村及附近村民购买或者发往县城、运城市区、太原等地。去年粮食烘干和收购农户小麦玉米200余万公斤,为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2024年12月,合作社为郭牛村村民每人发放2.5公斤面粉,614户2238人发放5000多公斤。“我们打算再建一个仓库,对农产品进行精选、分选,然后再发往市场,这样利润还能再高点。”任世强补充。
以真心换取民心
“任书记,我家屋子下面塌陷了,你赶紧来看看!”前几天,村民李保恩打来求助电话。知道老人年龄大了,儿女都在外地打工,任世强一刻都不敢耽搁,赶紧往他家走。原来,李保恩家的北房紧邻小道,雨水积聚后流向了之前填埋的枯井,导致房屋下大面积塌陷。搞清楚原因后,任世强立即通知村党支部委员李鹏飞、村干部李俊龙等前来商量加固方案。最后,确定用混凝土浇灌,铺设雨水管道后硬化小巷的解决方案。
任世强有个“民情日记本”,记录着村民的家长里短。也正是因为他的思虑周到,张老汉的后事才得以妥善解决。张老汉年事已高,没有儿女,任世强平常就总是关注着他的生活日常。“老人生活很规律,突然有一天,我在村里没有见到他,就找人去他家看看。这一看才发现老人在家里过世了。”任世强赶紧联系村干部,一起解决老人的后事。把村里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干,任世强就是凭着这样的真心赢得了村民的民心。他不仅在郭牛村的威望信誉高,周边村的群众对他也赞不绝口。“那人是真的能干,人家村里磨的面粉就是好。”和郭牛村相距不远的大洋村一村民如是说。
仲秋的郭牛村,磨面车间的轰鸣声与村民的欢声笑语交织。任世强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望着快要成熟的玉米对记者说:“盼着近来晴天多点,村民们该收玉米了,雨下多了,机器进不了地。”他说,当干部就像种地,光有热情不行,还得懂节气、会施肥。
记者 张君蓉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