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成都世运会上奔忙,运城籍学子杨若言——

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芒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5

电子报刊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12届成都世界运动会上,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运城籍学生杨若言,用自己专业的志愿服务、饱满的志愿精神、热情的志愿态度,生动诠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深刻内涵,成为赛场上一道别样的青春风景线。近日,记者走近这位两度担任大赛志愿者的运城籍学子杨若言,探访她的青春故事。

在志愿服务中扎根

赛事志愿者,是每一场大型赛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线。每当大赛来临,我们总能在现场、在屏幕中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以专业的服务、饱满的热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注入温暖的力量。运城籍学子杨若言,两度担任赛事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扎根,展现出属于运城青年人的青春活力。

在今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开幕前,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的大四学生杨若言便积极投身于赛事执委会筹备志愿者部门的工作,肩负起对成都所有高校赛事志愿者的各项审核重任。

这份工作,没有鲜花与掌声的簇拥,有的只是单调且繁琐的流程。从志愿者报名资料的初步筛查,到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可即便如此,杨若言却始终乐此不疲。她深知,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是为世运会选拔优秀志愿者的关键一步,是确保赛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赛事大幕拉开,杨若言所在的部门工作重心转向赛事志愿者管理。每天,她都要负责收集整理来自各个场馆的志愿者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志愿者的岗位安排、工作时长、服务反馈等诸多方面,纷繁复杂。但她总能耐心且高效地将这些信息梳理清晰,为执委会提供精准的决策参考。“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享受的。”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在青春奉献中绽放

两个多月忙碌的赛事筹备和管理工作,在杨若言身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奔忙的脚步让她的皮肤晒得黝黑,加之睡眠不足,她的体重也下降了许多。然而,当被问及这段经历的感受时,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语气里满是笃定:“正因为经历的丰富,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更充实了。”

其实,这并非杨若言第一次参加大型赛事的组织筹备工作。时间回溯到2023年夏季,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彼时,杨若言和几名同学历经层层筛选和专业培训,成功成为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她还担任了成都大运会场馆竞赛技术运行助理。在那段时光里,夜以继日的培训是家常便饭,一场接一场的赛事模拟测试也从未停歇。但也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她结识了众多来自成都各个高校的志愿者朋友,大家因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协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她以这样的方式,走出校园小天地,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也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时间再回到2025年暑假,面对安逸的假期和充满挑战的世运会筹备工作,她毫不犹豫担地选择了后者。对于她而言,在安逸和流汗之间,流汗的人生似乎更能让她感受到价值与意义。

2025年8月,成都世运会开幕前夕,杨若言和同学的照片荣幸地登上了成都世运会在地铁站的宣传海报。每天往返执委会上下班,乘坐地铁的时候,瞥一眼地铁站悬挂着的有自己照片的大幅灯箱海报,杨若言的心里就想被蜜糖浇灌过一般,美滋滋的。这张海报,不仅仅是一张宣传画,更是对她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她奋斗青春里一枚闪亮的勋章。

从成都大运会到成都世运会,杨若言的脚步从未停歇。她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让青春在奉献中、在奋斗中,绽放出最为绚丽的光彩。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在奋斗中追寻人生的价值与梦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王永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