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五千余亩柴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5

金秋时节的稷山县太阳乡后稷村,错落有致的田垄间,5000余亩中药材柴胡正值盛产期。9月9日,晴空万里,秋阳朗照,笔者看到,有些柴胡花绚烂绽放,有些已悄然进入由花到籽的生长阶段。在阳光照耀下,翠绿与浅紫交织,在乡村田野间勾勒出一幅兼具生态之美与产业活力的乡村振兴画卷。

在后稷村柴胡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种植”始终是核心关键词。该村通过合作社牵头,主动搭建农户与专业技术之间的桥梁,定期聘请农业专家进村讲课。从深松土地、增施有机肥等基础种植环节,到选育优质种子的关键技术,专家手把手向农户传授科学管理方法,让农户告别“凭经验种”的旧模式,走上“靠技术种”的新路子。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合作社积极申报项目,将该村部分农田升级改造为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灌溉、植保等基础设施,添置专业农用设备。同时,针对柴胡生长全周期管理,专家团队及时跟进指导,帮助农户科学除草、规范喷施农药化肥,既保障了药材品质,又为产量稳定筑牢了根基。

针对中药材收获后的晾晒与销售问题,后稷村已通过项目申报建成专门的中药材晾晒场,彻底解决了农户“晾晒难、无处晒”的困扰,使柴胡初加工更便捷、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全力推动品牌建设,积极申报打造“稷山柴胡”特色品牌,主动响应乡政府“产业强镇”的发展号召,借助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吸引了更多外地药商和客户前来采购,让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品牌带来的红利。

为守护“稷山柴胡”的品质口碑,该村还定期召集种植大户与中药材经销大户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前景,针对中药材卫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制订具体方案,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每一批柴胡都符合市场标准。

“如今,在后稷村,科学种植技术普及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标准化基地与晾晒场建成了,产业配套更完善了。中药材种植更筑牢了后稷村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为太阳乡建设‘产业强镇’提供了可推广的‘后稷经验’。”后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建师告诉笔者。

通讯员 翟建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