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乡村著名行动”在我市初见成效——

​绘就乡村振兴底图单元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1

记者 杨红义 柴瑜竟

从镌刻着传说的路牌,到承载着记忆的村名,再到串联起文脉的旅游线路……近年来,我市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深度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基因,将千年历史文脉与乡村发展实践紧密相连。这场从“名”开始的变革,正使一个个带着故事的地名成为唤醒乡愁记忆、提升治理效能、擘画振兴远景的生动注脚。

沿着底图看乡愁

今年2月7日,正月初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举行在外人才座谈会,众多在外乡贤回到家乡,共话发展。此次返乡,让长年在外工作的村民郑俊的目光被村里一处处崭新的变化牢牢吸引——村口及街巷间全新设立的地名标识牌,成了裴柏村文化底蕴的“新名片”。

刚踏入村子,郑俊便注意到,昔日熟悉的街巷多了不少精致的地名标识牌。牌子上不仅清晰标注着“将军街古槐3巷”“宰相街北相2号”等文化味十足的道路名称,还十分贴心地附带了“便民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详细导览,里面把地名背后的历史渊源都讲得明明白白。”这一充满文化感的新鲜变化,瞬间勾起了郑俊的好奇心。

“现在才知道,我们村还藏着这么多故事。这些内涵十足的地名,让我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听完村干部的耐心解读,郑俊恍然大悟:原来村内的街巷命名皆有渊源,每一个名字都是村庄历史文化的生动缩影,承载着裴柏村深厚的记忆与文化底蕴。

如今,郑俊成了家乡的“义务宣传员”——和朋友聊天时,他总会推荐大家来自己家乡旅游,还能准确报出自己的详细住址:“我家住在闻喜县裴柏村将军街南相3巷,有空一定来玩哦!”

乡村地名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郑俊口中“有内涵的地名”,缘于裴柏村扎实推进的村街路巷命名工作。为让街巷名称真正承载村庄记忆,该村首先启动基础摸底行动,安排专人对村、街、路、巷逐处实地排查,详细登记每条道路的位置、现状及现有名称使用情况,逐一梳理出需要新命名或规范命名的街巷清单,为后续工作筑牢了精准的“数据底座”。

摸底之后,裴柏村更注重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激活本土“智囊团”,广泛邀请熟悉村情的老干部、老教师、乡贤,以及裴氏等姓氏后裔参与命名。这些“活字典”带着对家乡的深情,从家谱、碑文、民间传说中提取历史脉络,让每一个地名都与村庄的过往紧密相连,既规范了标识,更留住了乡愁。

“为确保地名命名科学规范,我们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解读拟命名地名的由来、依据及意义,引导大家充分讨论、收集建议,反复完善方案。村内评议通过后,按程序上报镇里履行审批手续,确保每一个地名都能获得村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裴柏村负责人牛永杰说,“去年7月,村里确定了将军街、宰相街两条街和晋公路一条主路,巷道则根据每条主路沿线住户的门址位置和朝向,依次为相邻的巷道进行编号。”

无独有偶。与“中华宰相村”裴柏村地缘相近、同样坐拥深厚底蕴的阜底村,作为南宋名相赵鼎故里,也紧随步伐启动街道命名工作,让承载着历史文化、民俗记忆的街巷,焕发出新的光彩。

村内最东边的书院巷,是南宋朝廷钦封修建的书院旧址;书院巷以南的撵撵巷,因旧时村民串门从这家到那家不绕路而得名,既还原了小巷的实用功能,更勾勒出乡村邻里间的亲密图景;村子中部的狮子巷是赵鼎的出生地,家家户户门前都曾摆放着一对石狮子;再往西走的仁义巷,缘于村民们重义气、讲担当,遇有不平事总有人挺身而出、打抱不平;贯穿村庄的丰公大街,“丰公”二字暗含对赵鼎曾获朝廷封赠、功绩卓著的缅怀与尊崇……走在阜底村,每一条街巷都是一段故事的入口。

“以前村里的街巷,没个系统名称,大伙儿都凭着习惯叫‘东头巷’‘南头巷’,既绕口又不好理解。”阜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郭长虎说,“如今,地名换新所反映出的情感联结,让在外游子感受尤为深刻,既平添了文化味,又增强了归属感。每年清明,在外游子回村祭祖时,总会凑在一起小聚。以前聊家乡,多是模糊的记忆;现在乡愁有了具体寄托,大家聊得更热络,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余人小聚,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

沿着底图看善治

紫薇北巷、樱花南巷、玉兰南巷……走进临猗县猗氏镇百里店村,一条条以花卉命名的巷道映入眼帘。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巷口格外亮眼的标识牌——它们不再是传统的简单标牌,而是采用亚克力材质打造的流线型艺术设计,成为村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临猗县“千万工程”试点村,百里店村先后投入400万余元改善人居环境。其中,投入近百万元,打造特色景观和高标准“花园街巷”。在和美乡村建设基础上深化“乡村著名行动”,该村12条小巷分别以红叶、月季、玉兰等花卉命名,使得村庄既有“颜值”又有“文化味”。

“你看这巷牌,不只是写着巷名和花卉属性,连巷长和网格员的电话都写得清清楚楚。”百里店村党总支书记南世贵说,“不少村民反映,以前找网格长办事,得先问邻居、找村委会,现在走到巷口一看就知道。”

通过加强“地邮协作”,地名规范化带来的“民生效应”,在物流配送与民生服务中尤为明显。从过去“拉到镇上发货”的不便,到如今“导航直达、当日发运”的高效,物流不仅打通了临猗县庙上乡山东庄村冬枣外销的“主动脉”,更成为推动村庄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的关键力量。

在临猗县北景乡贝支村妈妈快递驿站,负责人杨红治说,市民政局为这里的快递员赠送了晴雨两用的“文化伞”,通过伞上印刷的中国国家地名库和“乡村著名行动”地名信息采集二维码,快递员可以很轻松地将地址在地图中定位,村里的商店、农家乐、肥料销售点等都可以导航,快递员寄投递更加方便了。

“以前卖冬枣,得用小车拉到镇上快递点,一趟运费60多元,遇上旺季还得排队等发货。”在山东庄村,不少村民回忆起早年的物流困境,仍记忆犹新。而如今,随着“乡村著名行动”的推进,山东庄村完成了街巷命名、门牌编号及地名信息上图,打开手机地图就能精准定位每一户、每一个合作社,点击导航即可精准抵达。

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各村绘制了详细的村庄地图,将街巷命名、居民组划分、住户编号与二维码绑定,形成“一键直达”的地址系统。无论是干部上门走访,还是快递、通知书配送,只需对照地图与编号,就能精准定位到每一户,彻底告别了“找路难、送件难”的问题。

同样受益的还有闻喜县裴柏村。“我刚到村里工作时,村东头、西头都分不清,去村民家全靠打听,特别是每年高考录取时,因乡村地名不规范、定位不精准,快递员送录取通知书常常犯难,学生们的通知书都是先送到村委会,村干部再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很不方便。”牛永杰回忆道,“今年大不一样了,依靠完善的地址体系和智能地图,村里收到的12份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直接精准送达学生家里。”

沿着底图看发展

村口的大门上溢彩流金的“爨”,入村主干道两旁数百面旌旗上的“爨”,村中心广场百米形象墙上恢弘大气的“爨”……

夏县瑶峰镇爨村,当地口语称其为“劝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字形复杂被改为“全村”。去年10月,爨村入选首批《运城市市级地名保护目录》26个千年古村落之一,爨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

作为全国独一无二以“爨”命名的村子,爨村正以一条产业路为纽带,以一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为核心引擎,串联起资源、文化与市场。

在爨村西北方向,运城富港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正处于施工冲刺阶段。作为深耕食品行业的“老兵”,富港公司凭借与京津冀豫多地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优势,为产业园注入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广阔的市场渠道,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

“我们已购置80种生产设备,投产后将年产江米条、雪花酥等47种特色产品,年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公司总经理潘卫华介绍,产业园的亮点在于将“爨”文化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目前正加快研发爨饼、爨茶、爨酒、爨油等系列文创农产品,让传统村落文化通过特色产品“活”起来、“走”出去。

“夏爨美食”“爨田认养·共享菜园”“爨友之家”……围绕“爨”字,爨村特色产业方兴未艾,转型发展风景独好。

一个个地名,正从文化符号转化为发展资本。“乡村著名行动”不是“改个名、挂个牌”,关键是让“名气”变成“底气”。

在闻喜县阜底村一带,由多乡镇联合命名、全长9公里的董泽公路,以“董泽”这一承载区域文化共性的名称为纽带,将“中华宰相村”的宰相文化、阜底村的名人故里资源、董泽湖的自然景观紧密串联,构建起区域连片成网的旅游格局。

“以前只知道村外这条路叫‘董泽路’,现在才清楚,它藏着‘董父豢龙’的传说和南宋名相赵鼎的求学故事。”郭长虎说。借势这条交通动脉,阜底村精准发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方面,系统挖掘“南宋名相赵鼎故里”“舜帝时期董父豢龙”等核心文化IP,打造可感、可体验的沉浸式人文场景;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农业禀赋,开发特色农产品、推出农家美食体验项目,让游客在领略董泽湖自然之美、探寻历史文脉的同时,感受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而随着董泽公路的“著名”,其带来的区域旅游联动效应,更是让这传统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每年正月二十举办的烟花节,是村民自发组织、传承多年的文化盛事,常年吸引周边及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今年的烟花节更是创下新高,凭借绚烂的烟火秀与浓厚的民俗氛围,吸引超10万名游客到场观赏。

“对运城而言,‘乡村著名行动’不是一阵风,而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庭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地名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转化,让更多乡村既‘有名有姓’,更‘有景有业、有魂有韵’,真正让‘运城名村’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名片’,让千年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