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稷山县立足县域实际,锚定转型目标,强化使命担当——

​打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主动仗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9

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薛高峰

稷山县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优质主焦煤基地紧密相连,东西横接新绛、河津等工业县市,传统煤焦化冶产业基础厚实,各类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县。

“工业是稷山发展的主引擎,是强县之基。对稷山而言,发展好工业经济是转型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坚定‘转’的决心,打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主动仗,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稷山县委书记、县长王润表示。

8月22日,稷山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立足县域实际,强化使命担当,响亮提出“打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主动仗”的实践要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稷山实践新篇章吹响号角。

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必须强化使命担当,矢志争先进位。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工业投资不足的局面,稷山县委按照省委“着力构建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市委“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稷河闻垣’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钢铁、焦化、有色等行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迭代”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稷山发展实际作出科学判断,为坚定有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定调指向。

“这次县委全会就如何让稷山工业经济增长更快、结构更优、韧性更强、活力更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坚决完成县委交办的课题任务,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振兴升级。”稷山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更需要聚焦目标定位,开辟新的实践路径。

稷山县工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后更是发展迅猛。经过数十年的积淀,该县的工业企业持续发展壮大。2024年,稷山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39亿元,工业增加值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36.4%。

稷山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到“十五五”末,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要力争翻一番。 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稷山县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环境为基”理念,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我们持续深化能源革命,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形成具有稷山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稷山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该县共发展新能源项目7个,总装机达611.29MW。其中,汇能权亚、冀电新能源和大唐桂冠3个光伏发电项目已全容量并网,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运城科兴上王尹风电等项目,积极谋划总投资27亿余元的元景能源和中森绿能等储能项目。

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稷山县统筹“抓大、扶小、育新”,聚力壮大“4+2”产业链主引擎,梯次培育骨干企业主力军,着力建强园区主阵地。

“我们将全力推进东方资源、永东化工、铭福钢铁、永祥焦化、泉稷能源五大重点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企业成为行业龙头。”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抓好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的同时,当地持续扶持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扶持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小企业扩大规模。同时,全方位培育梅山湖科技、恒巨环保、晋武能源等新材料和新能源企业成长壮大;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有效承接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型企业落地稷山。

稷山板枣、蛋鸡养殖等“特”“优”农业以及稷山马拉松赛、“国字号”旅游景区、非遗项目等近年来持续走热,成为多产融合、互为补充、整体推进的典范。稷山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推动适度多元发展,在出精品上下功夫,推动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和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当前,稷山县正全力围绕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打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主动仗,突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环境为基理念,以纪律作风整顿为保障,立足大事、要事,防风险、守底线、争一流,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心、重要工作,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