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巧用AI修复老照片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08

 一张静止多年的黑白人像照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缓缓睁开双眼,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瞬间,60岁的李女士眼眶湿润了。

  “妈,你看这样是不是更有青春的感觉?”越越滑动手机屏幕,向母亲展示另一条让老照片“复活”的AI视频。李女士看着屏幕上突然动起来的年轻的自己,一时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今年,AI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异常火爆,从情感怀旧到经典电视剧再创作,一股“让记忆动起来”的风潮正在席卷数字世界。

  上周末,越越回到家中,发现母亲正坐在阳台上,膝头摊开一本厚重的相册。相册里的照片记录着母亲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模样,大多已经泛黄,边角也已磨损。

  “妈妈指着照片中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子,说那是她25岁时候的样子。”越越回忆,“但我看得出来,她想起的可不仅这些。”

  当时,李女士轻轻抚摸照片:“要是能回去看看自己,该多好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越越立即想到最近爆火的AI视频技术:“妈,我可能真有办法。”

  越越告诉母亲,自己用手机就能搞定。她以母亲最喜欢的一张“林青霞”黑白老照片为例,现场演示了整个流程。

  第一步是老照片高清化。“很多老照片都有划痕、模糊等问题,我们需要先修复它。”越越打开美图秀秀,找到画质修复功能,“没会员选高清就行,有会员可以用超清或者AI超清,但对老照片来说区别不大。”短短几秒钟,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变得清晰起来,连衣服的纹理都清晰可见。

  第二步是给黑白照片上色。越越使用了一个专业AI上色网站palette.fm。“这个网站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多种上色风格选择,你可以找到最符合记忆的颜色”。

  她笑着分享了一个小技巧:“新注册账户有积分,正好可以下载一张高清无logo的图片。

  最后一步是让照片动起来。越越下载了快影App,找到AI生视频模块,将上好色的照片上传。“甚至不需要写复杂的提示词,直接生成三四次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上传照片后,系统显示需要等待10分钟~20分钟。“因为太火了,用的人多,所以需要排队。”越越向母亲解释。

  这段时间,母女俩聊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李女士讲述了她年轻时的工作、生活和梦想,那些已经被尘封的记忆重新变得鲜活。“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珍贵的是它引发的情感交流和记忆分享。”越越后来感慨。

  当手机提示音响起,视频生成完成的那一刻,李女士紧张得像个等待礼物的小孩。屏幕上,那个静止了40年的自己缓缓睁开眼睛,微微点头,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李女士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太神奇了,就像坐上了时光机。”李女士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感受到了湖边的风,听到了朋友的笑声。”

  越越又为母亲生成了几张老照片的AI视频,每一段都引来一阵惊叹和回忆。原本计划一下午的相册整理,变成了持续整个周末的家庭记忆重温。

  而现在,由于信息差,已经有人开始利用这项技术获利,收费帮人做AI视频。“其实这个东西很简单,根本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

  随着AI技术的普及,数字鸿沟正在缩小。越越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免费享受到技术带来的情感福利。

  那个周末,越越不仅教会了母亲如何让老照片动起来,还帮父母整理了所有老照片,并创建了家庭云相册。

  李女士现在学会了自己做AI视频,还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复活”的老照片,引来老朋友的一片赞叹。

  “技术让记忆变得鲜活,也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李女士说,“好像青春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们。”

  手机屏幕上,年轻的李女士眨着眼睛微笑,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老照片已经泛黄,但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记者 王露 文图

记者感言

技术温暖记忆

AI让爱跨越时光

  采写过程中,记者一次次被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力量打动。当越越教会母亲使用AI技术让老照片“复活”时,记者看到的不仅是两代人的数字鸿沟在消弭,还是科技正在以最温暖的方式守护人间真情。

  AI技术不该是冷冰冰的代码和算法,而是连接情感的桥梁。AI工具正在让技术变得触手可及。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子女教会父母使用新技术的同时,也重启了那些尘封的家庭记忆,让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重新活跃起来。

  老照片或许会褪色,但记忆不会;技术或许终将过时,但人间真情永远鲜活。这正是AI技术最动人的价值——它不是要创造什么新事物,而是为我们守护那些珍贵的旧时光。

    记者 王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