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6
在中条山腹地的垣曲县,群山环抱间,一座座香菇大棚如珍珠般散落,菌棒厂的机器声、大棚里的欢笑声、物流车的鸣笛声交织成曲。这里,垣曲县娟娟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县域创建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基地的“领头羊”,以小小的香菇引燃了山区致富希望,让“产业兴则乡村兴”的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形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燎原之势。
归巢创客播新种
基地织就致富网
垣曲县昼夜温差大,秋季降温早,加之水源充沛、林业资源丰富,为香菇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2014年,“乡土创客”席娟娟怀着对家乡的热爱返乡创业,在新城镇清源村建起40亩香菇种植基地。当年就生产菌棒30余万袋,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达240余万元,为山区产业发展播下了“星火”种子。
2015年,垣曲县娟娟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152.4万元,驶入规模化发展“加速度”。2016年至2017年,该合作社精准布局脱贫攻坚主战场,在新城镇左家湾村等两个贫困村投资300余万元新建38座种植大棚,年种植香菇30万袋。此举不仅让130名村民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还让两个村集体每年各获6万元分红,一举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破零跃升”,让“脱贫火”在贫困村越烧越旺。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该合作社不断通过科技为产业赋能。2019年,皋落村“年产400万袋”全自动菌棒基地建成投产,智能化设备攻克了传统种植环保难题;2020年依托“三园两区”项目,60亩60座高标准大棚实现“四季出菇”,补上了夏季香菇供应短板。如今,四大基地连点成面、聚链成势,累计投资已超4000万元,成为垣曲山区食用菌产业的“硬核支撑”。
凭借扎实的发展成效,该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十余项重大荣誉。2020年,其香菇产品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曲沃)国际果蔬博览会暨智慧果蔬创新发展大会上摘得“蔬菜类银奖”,品牌热度持续升温。
模式创新架金桥
全链赋能稳增收
“以前种香菇,愁菌种、怕技术、忧销路,现在有合作社兜底,咱只管安心种菇挣钱。”左家湾村菌农王大姐的话,道出了当地菇农的心声。这背后,是该合作社精心打造的“六统一”+“四带动”黄金模式,为菌农撑起全链条护航伞,让致富“火苗”持续升腾。
“六统一”机制精准破解产业痛点:统一原料采购,让木屑、麸皮等种植原料品质更优,价格降低15%;统一制棒,每棒补贴0.2元,配合无息贷款政策,实现菌农“拎棒种植”零风险;统一技术服务覆盖全流程,“土专家”+“田秀才”驻棚指导成为常态;统一精选高产抗病菌种,从源头筑牢品质防线;统一打造品牌,并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吸引外地客商慕名而来;统一规划产业布局,通过错峰上市保障全年供应稳定。
“四带动”模式则构建起多维造血体系:种植带动让农户年种3万棒即可稳赚10万元;托管带动为技术薄弱户兜底,每万棒可获固定分红4400元;分红带动让村集体和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务工带动按技能计酬,女工日薪70元、男工100元,弱劳力通过剪菇按件增收。这套“保姆式”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菌农“菌种杂、技术弱、销路愁”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带动300余户500余人年均增收2万元,绘就了“产业兴则百姓富”的生动画卷。
三产融合延链条
香菇“出海”闯新局
“鲜菇一斤卖几块钱,做成香菇酱能翻几番,咱这香菇真是‘身价倍增’了。”在该合作社深加工车间,正在包装香菇酱的工人李师傅笑着说。为把香菇产业“吃干榨净”,该合作社锚定三产融合赛道持续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产业火力更足。
2023年,投资1000余万元的深加工车间正式投产,鲜菇变身香菇酱、手撕香菇等即食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2025年7月,该合作社创新推出“我不是辣条”菇肉即食食品,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该合作社还积极“出海”闯新局。2024年,与山西凯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启动食用菌预制菜及出口项目,推动垣曲香菇走出国门。2025年3月、7月,两批71吨鲜香菇成功远销韩国,25吨木耳酱走进马来西亚市场。这份亮眼的“出海成绩单”,不仅让垣曲食用菌品牌走出国门,还推动产业从“田间地头”迈向“国际餐桌”。
从初级种植到精深加工,从本地销售到跨境贸易,该合作社成功打开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的转化通道,让昔日的山区特产变成了如今的“国际俏货”。
辐射联动聚合力
共富图景展开来
如今,该合作社的“香菇版图”已成为激活垣曲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引擎”。在四大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周边形成了10个香菇种植专业村,50余户家庭农场跟着学技术、拓销路,就连毗邻的芮城、夏县农户也纷纷前来取经引种,让“振兴火”从垣曲蔓延至更广区域。
为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该合作社牵头成立了“垣曲香菇产业联盟”,吸纳农资供应、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20余家市场主体加入,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县域产业生态链。在其带动下,垣曲县食用菌种植规模已突破1500万棒,年产值达2亿元,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多元化转型,让乡村全面振兴的火势持续高涨。
从单村试点到全域开花,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该合作社用小小的香菇串起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利益链”“责任链”“情感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山区大地上,“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山城、幸福垣曲”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熊熊燃烧的香菇“振兴火”将照亮乡亲们奔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 辉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