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运城葡萄如何以“质”换“值”?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01

初秋时节,夏县禹王镇郭里村的千亩葡萄迎来丰收季。今年,果农们不再热衷于攀比挂果数量,而是注重质量管理。村民中流传的口头禅是:“玫瑰香,在质不在量,亩产绝不能超过1500公斤。”

在标准化葡萄园里,种植户柴军明麻利地剪下串串玫瑰香葡萄,装筐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市场。柴军明表示,这份收益的背后,是严格控产的学问。1500公斤的亩产上限,是郭里村葡萄产业从“论斤称”向“论质卖”转型升级的硬核宣言。村里通过成立合作社,建立新型代办机制,由理事长兼代办任巧红统一技术指导和收采标准,确保葡萄品质稳定、市场销路通畅。如今,郭里村的1300余亩葡萄年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实现了以“质”换“值”。

在盐湖区金井乡贵家营村葡萄育种基地,40亩新品种“葡王一号”静待成熟。该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助力农户增产增收。该基地办公室主任裴刘伟介绍,“葡王一号”果粒大,单颗可达30克,色泽鲜艳,糖度约25度,口感脆甜、耐储藏,上市即受高端市场欢迎,主要销往北京、广东等地的精品超市。自2024年起,该基地为签约农户提供全周期技术管理和销售服务,确保葡萄品质和收益双保障。目前,“葡王一号”已推广种植超3000亩,成为串联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链”。

河津市黄河滩地的优质水果也迎来丰收。薛娟洁的无花果采摘园内绿意盎然,果实逐渐成熟。今年,她尝试“地上无花果+空中八月瓜”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临猗县孙吉镇屈村,百亩青提葡萄“维多利亚”也已成熟上市。该村年产各类葡萄140万公斤。葡萄已成为该村的“致富果”。

阳光玫瑰葡萄作为特色品种,以果粒大、甜度高、玫瑰香味浓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永济市卿头镇永喜庄村,种植户尚红伟正在仔细检查葡萄颗粒大小、串型和糖度(右图)。她新试种的三亩“阳光玫瑰”,每个枝条仅留一串葡萄,确保养分充足,糖度稳定。尚红伟表示,如果今年收益理想,她将考虑引进新品种并扩大种植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电商销售团队首次采用了“次日达”模式,将产地新鲜葡萄迅速送至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实现产销直通。

从郭里村的玫瑰香到金井乡的“葡王一号”,从河津黄河滩地的无花果到永济的阳光玫瑰,运城各地特色葡萄产业正通过控产、提质、创新模式,实现从数量增长向品质增值的转型。优质葡萄不仅为农户带来稳定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甜美动人的“果香力量”。

记者 刘凯华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