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8
今年的闰月,把夏日拉得悠长。在这被延长的夏日里,蝉鸣成了动人的音符,编织属于这个时节的梦幻温柔。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叫“知了”的“叫唤”,带着鲜明的季节痕迹。现在讲究全球化,与国际接轨,为洋气起见,就叫它“蝉鸣”吧。
春阳刚漫过枝头新绿,它是藏在叶芽里的细语,此时的蝉,裹着土色外衣,从湿润的泥土里探身,怯生生地扒住树干。第一声叫,细得像抽丝,风一吹就散了,混在燕语草香里,像个怕生的孩子,只敢在暖阳最厚的午后,谨慎露出半声试探,叫声里带着潮气,裹着刚醒的懵懂。这是春天最浅的一笔,轻得让人疑心是风拂过新叶的错觉。
入夏,蝉鸣彻底扯开嗓子。起初是零星的宣告,一只蝉在老槐树上起头,“滋呀”一声像琴弦突然绷紧,紧接着满树的蝉都醒来,成百上千的声浪叠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个夏天罩在里面。正午的日头正烈,这声音愈发挥洒得尽兴,粗粝、滚烫,带着阳光烤过的树汁味儿,从树梢漫到墙角,从河岸淌到窗棂。它们像是在比谁的调子更高、气息更长,把积攒了一季的力气抖落出来,连风都被这声浪推着跑,带着蝉鸣的灼热,扑在脸上、胳膊上,这是夏天最张扬的注脚。
秋意漫上来时,蝉鸣便换了调子。先是声浪稀薄,不再成片喧嚣,而是三三两两的余响,藏在渐黄的叶片缝隙里。声音低沉,没了夏日的尖利,多了些沙哑,像老人在檐下絮叨往事。风过处,落叶打着旋儿飘散,蝉鸣混在里面,忽远忽近,带着凉意,在跟夏天告别。到了深秋,最后几声蝉鸣,细得像游丝,被秋雨一打即散,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里摇晃,回响贯穿三个季节的光阴絮语……
远离故乡到山城过活,除了寒冷的冬季,蝉鸣从未离开过身旁。清晨,第一缕阳光带着些许清凉,洒落在窗前的树上。蝉被这温柔的光线唤醒,先是发出几声轻吟,声音清脆,如同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剔透灵动。紧接着,一只、两只……越来越多的蝉加入演奏,歌声交织着打破清晨的宁静,为新的一天拉开热闹的序幕。耳边的蝉鸣此起彼伏,微风拂过,柳枝摇曳,蝉就藏在茂密的枝叶间,不知疲倦地歌唱着。午后,阳光炽热起来,蝉鸣也愈发激昂。此时的蝉,像一群不知疲倦的摇滚歌手,将积蓄已久的热情毫无保留地释放,歌声响亮悠长,仿佛要穿透炽热的空气,把整个夏天的故事都说尽。走在树荫下,蝉鸣在耳畔回荡,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偶尔有几只蜻蜓在眼前飞过,轻盈的身姿为燥热的午后添了一丝灵动。
闰月夏天,注定与蝉鸣紧紧相连。傍晚,夕阳余晖洒在山城,给万物镀上金边。蝉鸣渐渐变得舒缓,经过了一天的狂欢,它们有了些许的疲惫。此时的蝉鸣,少了几分热烈,多了几分温柔,在轻声诉说一天的眷恋。几只白鹤在水面嬉戏,时而振翅飞翔,俯瞰街景;时而盘旋打斗,漫步浅滩,好不惬意。
夜深了,万籁俱寂,只剩蝉鸣断断续续。这声音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仿佛在与星星对话,抑或与月光倾诉。我撂下白日的劳累,与妻一道绕城漫步,听着轻柔的蝉鸣,思绪随之飘远。在这闰月夏末,蝉鸣像时光的使者,带我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又引领我憧憬未来……
闰月的蝉鸣,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它拉长夏末的时光,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夏日的热烈,品味生活的美好。在这蝉鸣声中,故乡仿佛就在身边,岁月的细语告诉我:珍惜每一个瞬间,它们都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风景……
(朱金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