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15
人们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按照中医的说法,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酸、甜、苦、辣、咸味道不同,作用也不同。下面来讲讲各自的功效:
酸味 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中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酸可增进食欲,有健脾开胃之功效,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对钙、磷元素的吸收,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醋酸还具有消毒的作用。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甜味 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等作用,甜味食物有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苦味 茶叶、咖啡等食物呈苦味,就是因其含茶碱、咖啡碱。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入心,具有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苦味的食物有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苦味食物对身体非常有利,比如吃苦瓜能治疗水肿病,还有减肥的功效。
辣味 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患有痔疮、便秘的人及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中医认为,辣属辛,辛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咸味 人们常说“盐是调味之王”,和传统医学上说的“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是一个意思。中医认为“咸入肾”,是指盐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的功效。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咸味食品有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一级健康管理师 王水成)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